|
来源:广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我要纠错 |
黄梅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关心支持。现将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方面
(一)提持续高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审批、强监管、优服务,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措施落地生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与2021年12月“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综合指标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持续提升政务效能。启动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智慧+政务”“智慧+交易”“智慧+民生”场景应用。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所有乡镇(街道)开通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分类办理”,99.77%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全市12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715个便民服务室完成“三化”建设改造,完成率100%。44个系统接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373个单位、22大类数据全量聚集,归集资源数据总量达1.9亿条。
二、关于“完善要素保障”方面
(一)土地保障。保障土地供应,灵活土地供应方式,可采取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差别化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土地供应价格可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执行。
(二)水电气保障。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等市政公用企业单位信息共享,加快实现同步过户。统筹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广泛宣传电价优惠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交易。
(三)用工保障。全面摸排全市企业用工需求,依托广安公共招聘网、小平故里手机台APP、广安日报和人社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载体,发布企业岗位信息,今年来,仅广安公共招聘网已发布岗位信息4.1万个。依托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政企校合作,引导学校大力开展定向办学、订单育才,与32家企业签订特色订单培养协议,开设校企合作特色订单培养班20个,实现学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关于“加强银企合作”方面
(一)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印发《广安市“同城金融金融先行”活动方案》,召开分行业、分区域精准融资对接会,组织驻市金融机构深入实体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对接,分析融资方案,督促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融资方式。建立“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动12家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为230户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8亿元,累计为辖区内民营小微企业节约信贷环节相关费用337.78万元。
四、关于“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方面
(一)改进办事作风。整合全市34条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号对外、集中办理,开展不满意工单“清零行动”,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早解决”,我市成为全省首个接入省级12345热线平台的市(州)。
(二)开展培训提升能力。实施2022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重点项目计划,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计划、服务市委“四大战略”培训计划、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计划3类共50个项目,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
五、关于“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方面
(一)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印发《广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174项重点任务,出台《广安市2021年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方案》,细化80项目标任务,分行业分领域研究制定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实施方案,按照“清单制+责任制+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二)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把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绩效考核,出台《广安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试行)》加强考核,设置“12388”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优化营商环境话务专席,24小时接听处置,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损害营商环境的具体问题,以及在指标提升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快查快结,严肃追责,进一步整体提升营商环境质量。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建议,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大力支持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
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广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安市人民政府 www.guang-an.gov.cn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