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广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我要纠错 |
李丽华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全市民营企业的关心支持!现将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全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激活用人机制”方面
(一)留住引进人才。把人才需求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经费保障、评选激励、跟随服务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家人才座谈会,常态化走访慰问优秀人才,制发“小平故里英才卡”,举办“英才聚广安·故里结良缘”高层次人才交友联谊活动,持续跟踪办好人才健康体检、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及时发放住房安置补助、生活补贴200余万元,人才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持续增强。
(二)盘活本地人才。实施“小平故里培优计划”,分类培养优秀本土人才。目前,首次“小平故里培优计划”共有28名专家人才入选,涵盖了“科技创新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农业大师”“金融英才”“优秀产业人才”等5个项目。
(三)吸纳激励人才。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评选表扬广安名医、广安名师、小平故里工匠、公卫先锋等先进典型1885名,切实以城市之名礼遇各类人才。
二、关于“企业科学化管理”方面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民营企业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方面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走可持续的现代企业发展道路。截至目前,我市有198户民营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示范36户,达标162户),主要分布在工程建筑、商贸流通、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材料化工、农业种养殖等行业。
(二)引才引智帮助企业。坚持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用才导向,开展“千名英才千村行”、硕博人才智力“帮帮团”等活动,首批51名业内专家组建11个服务团、350余名引进硕博人才组建成“帮帮团”,采取“团队+项目”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助力全市电子信息、机械加工、能源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三、关于“品牌支持”方面
(一)品牌质量提能力。帮扶指导民营企业培育“华蓥油樟”“岳池大佛蜜柚”“邻水葡萄”3件商标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出台《广安市“天府名品”质量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将10家企业纳入四川省天府质量奖质量品牌培育,将21家企业纳入“天府名品”区域品牌培育。面向民营企业推广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提高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引导企业新申请专利2123件,4家企业向上争取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共计80万元。
(二)技术创新促发展。落实支持科技创新“24条”,筛选8户企业建立“贡嘎培优”龙头企业培育库,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引导各类主体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2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户(其中国家级3户),省级“瞪羚”企业1户,建成国家级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个,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四、关于“加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方面
(一)构建信用体系。建成投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容缺受理,实行信用等级差异化监管,在“信用中国(四川广安)”网开设联合奖惩、红黑名单专栏,对失信黑名单主体进行公示,构建“一步失信、处处受限”信用惩戒大格局。全市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446户,为91户企业修复信用信息。
(二)多方工作促融资。持续开展“走基层·银企对接心连心”活动,举行重点企业项目融资协议签约仪式,7家银行机构和8家企业现场签订融资协议,协议融资25.2亿元。创新打造“重大项目融资直通车”活动载体,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实现项目“直统”、信息“直通”、问题“直面”、融资“直达”,支持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全市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
广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安市人民政府 www.guang-an.gov.cn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