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答复政协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36号提案的函
来源:广安市经济合作局 浏览量: 【字体: 我要纠错

熊良平、夏兴初、冯中华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桥头堡”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深入调研,专题研究,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沟通对接,同频共振凝共识。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共同规划建设的全国唯一实体化跨省域共建新区,是战略的前沿、改革的前沿,市委、市政府要求举全市之力发展川渝高竹新区,我局主动作为、全力支持高竹新区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收到《关于把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桥头堡”的建议》后,我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带队到川渝高竹新区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分析新区招商优势,共同研判重大项目信息,共同探讨项目信息流转事宜,就新区无法承载的项目信息共享达成了思想上的共识,以思想“破冰”引领招商“破题”,推动全市上下招商引资提质提效。

二、健全协同机制,市区联动聚合力。主动与川渝高竹新区建立招商引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级层面资源优势和新区招商“流量”优势,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局选派了1名优秀干部,在新区全脱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搭建起了信息互通的有效桥梁,既运用市上资源帮助新区招商引资,也主动将新区无法承载的项目信息,推送到合适的县(市、区)、园区,推动各地精准对接相关企业和项目,力争落地一批好项目。我局主动联动川渝高竹新区,协同开展投资四川·广安专场活动、西洽会广安投资推介会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推动北京绮彤子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高端无水洗衣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促使川渝高竹新区进行专场推介,扩大了新区影响力,推动更多企业到新区投资兴业。

三、强化政策保障,创优环境助发展。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广安市招商引资政策二十条(试行)》,聚焦全市产业发展、主导产业,精准配置财政金融、土地支持、税费支持、保障支持等方面20条“干货”政策,营造极具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环境,让企业满怀希望而来,带着投资合作而回。主动深入新区企业一线,全面了解新区企业和项目,推动新区落地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协议约定,让企业及时全面享受到政策红利,实现投资放心、做大做强,以好政策好服务赢得企业好口碑,推动企业组团式投资、集群式发展。

四、完善考核体系,精准发力强引导。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调整广安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突出项目质量和项目落地,把流转项目信息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明确“主动流转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资信息,并成功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每个项目给流转方加0.1分”,激励推动川渝高竹新区更多项目信息“引流”到各县(市、区)、园区,形成全市上下信息资源互通互享的良好局面。通过考核引导,推动各地项目信息在全市全域内有序流转,信息承接地高效运用“引流”的项目资源,促进更多项目落户广安,加速构建广安现代产业体系。

尊敬的熊良平、夏兴初、冯中华委员,感谢你们提出宝贵建议,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将紧紧抓住招商引资生命线,更加重视与川渝高竹新区招商信息互通互享,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你们提出的《关于把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桥头堡”的建议》,进一步统一全市经合战线思想认识,充分运用川渝高竹新区自带招商“流量”的优势,积极关注到新区考察的企业,推动新区无法承载的项目转移到广安其他县(市、区)、园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经合工作的统筹,整合全市招商工作力量,在川渝高竹新区接待企业时,通过观看广安市招商引资宣传片、发放宣传画册等方式,积极宣传推介广安,并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精准“引流”相关企业和项目落户广安。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和考核机制,探索制定项目信息流转激励政策,不断加强对项目信息流转的考核力度,力促到川渝高竹新区考察的企业全部落户到新区和广安,以高质量项目引进推进广安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贡献更多力量。

专此致函。

广安市经济合作局

2022823

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 彭华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广安市人民政府 www.guang-an.gov.cn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