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03-15 14:52 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分享到:

市政府: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准确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协调督办职能,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政治方向始终不偏。一是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列为机关党组会议、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重点学习内容,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人员配合抓的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工作局面。二是扎实开展合法性审查。健全实施政府行为合法性审查制度,规范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审查程序,统一审查提交材料、审查标准、审查意见书,实现合法性审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会同市司法局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协议等130余件全部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1500条,确保了政府行为合法有效。三是统筹做好学法用法。常态化组织开展市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全年学习《宪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10余部。及时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度学法考试相关工作的通知》,有序组织办公室干部职工参加学法用法学习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深化改革落地见效。一是全面建设数字政府。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广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落地见效,大力推动“一脑四中心”建设,不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夯实数字底座基础。持续优化市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并向市、县级部门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84个单位、7718个用户使用OA系统,市政务OA系统累计处理电子公文65余万件,大大提升机关公文流转效率、节省办公经费。升级改造12345便民热线平台,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民服务质量越来越好。二是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招商引资政策20条,印发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措施15条,梳理《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98放“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17.4万份,全市新增减免税费48.1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4204.31万元,惠及企业2206户、职工7.8万人。推行企业用工“2345”模式,举办招聘活动127场次,提供岗位5.26万个,促进就业3.02万人。加快推进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印发电子招投标标准文本25本,节约企业成本13.78亿元。整合打造“广通办”惠企服务平台,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诉求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三是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动态调整市本5000余项权责清单,印发实施359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会议联审、勘察联合、容缺联查“三联审批”,推动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核准制和备案制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454035个工作日内。建立安评机构“超市”,安评报告初审修改时间压缩20%、审查时间压缩25%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法编制并公布实施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事项“四张清单”。在全省率先完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推动10.52万余条数据向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汇集。展“政务服务我来评”活动,全市共评价政务服务部门182.5万条,“好差评”满意率99.99%广安被评为2022度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

(三)坚持完善制度体系,做到科学依法民主决策。一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通过政府网站公布市、县两级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布市政府2022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4项,实现决策事项过程管控、规范运行。制发《广安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试行)》《广安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规定(试行)》《广安市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规定(试行)》,进一步强化对决策行为的规范指导和监督制约。同时,凡是未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决策程序的,一律不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切实做到重大行政决策法定事项合法合规。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会同相关单位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参与制定市政府规章《广安市物业服务管理规定》,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会同司法局修订《广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印发《关于公布〈市政府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市政府废止一批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明确规定未纳入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经清理,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101件、废止39件、宣布失效8件。

(四)坚持主动接受监督,实现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一是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印发《关于扎实做好2022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责任单位、规范办理程序、严格办理要求,对28件重点建议提案当面交办,以微信、电话等形式对60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程跟踪督办,联合市委目标绩效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市政协提案委等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建议提案优质高效办理,按时办结率、代表满意率均为100%,办理成效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充分肯定。二是强化政府督查督办。认真落实中、省、市部署要求,高效率完成“两稳一保”、安全生产、省定民生实事办理等省市联动督查11次,高标准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稳增长“30条”政策措施落实等督查9次,推动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坚持定期跟踪、每月督办,专题报告市政府主要领导批交办事项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办理落实情况;全年催办主要领导批示事项、常务会议定事项等1715项,报送《督查月报》33期。密切关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馈问题和省上交办问题,督办整改拖欠农民工工资、社保退费、农村地区停电等“互联网+督查”平台反馈问题14个;现场核查防汛减灾、邻水实验学校乱收费、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零支付”、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等省上交办问题线索25条。三是稳步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规范线上公开,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栏目内容,按时发布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每月发布“政府公报”电子版,围绕同城融圈建设、重大项目投资、改革开放合作、社会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纵深推进信息公开,全年发布信息6.3万余条,开展政策解读169次。依法依规办理公开申请,全年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3件,并全部按时办结。深化基层政务公开,重点指导岳池县、前锋区开展试点,规范打造政务公开服务专区40个,开设电子政务公开地图,依托电信“i视”平台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上视”“入户,创建“6+X”民主协商理事会,帮助群众快捷获取政务信息、参与基层决策。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2022年,市政府办公室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依法行政意识还需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法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还需加强。二是“放管服”改革原创性不足。三是“互联网+监管”工作滞后,监管行为数据录入量、监管行为覆盖率不高,数字政府建设还存在一定短板。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机关党组会议、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职工会议集中学法重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强化主体责任,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奋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广天下·安心办”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从2.03.0迭代升级,纵深推进以“川渝通办”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建立广安与重庆毗邻地区政务服务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线下“异地受理、两地可办”,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

(三)严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和广安市重大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法定要求决策。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强化程序规范和流程控制,进一步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发挥风险评估功能,避免决策程序走形式。加强决策事项目录化案卷化管理,推进决策后评估。

(四)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夯实电子政务基础底座,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深化政务信息系统应用,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成“一脑四中心”,形成数据中枢、能力中枢和智慧中枢。整合办文办会办事和信息报送等应用系统,打造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加强系统整合共享,梳理机关内部“一件事”,实现机关内部“一件事”联办。

责任编辑:韩春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广安市人民政府 www.guang-an.gov.cn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