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3-02-13 11:12 来源:广安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量: 【字体: 分享到:

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落实、同推进,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工作,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开展会前学法12次,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专题培训5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统一订购《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深刻领悟“十一个坚持”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不断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理念,推动干部职工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利用市政府网站等平台即时推送执法信息,坚持全员、全业务、全流程使用移动执法系统,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应审必审、有错必纠,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比例达100%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力度2022年全市实施行政处63件,罚没金额459万元,实施查封扣押、移送拘留等11件,发布典型案例10件。不断提升执法能力,组织开展执法技能专项培训,定期开展执法大练兵,坚持案卷评查,并同步召开案件剖析会,2022年评查案卷34件。广安市执法人员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四是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定印发《广安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监督试点工作方案》,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和常态化。五是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2022年,全市梳理排查和接收移交案件线索454条,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案件27件。六是动态完善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编制并公布《广安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权力责任清单(2022年本)》,实现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

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不断优化行政执法方式,坚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运用科技手段精准执法充分利用无人机、走航车、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优先使用外围排查方式进行检查,尽量减少对企业的无关打扰。2022年,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发现并调查处理异常数据58个。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编制并实施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处罚从轻、减轻、不予处罚和从重处罚裁量“四张清单”,大胆使用柔性执法措施,对符合法定情形的行为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以督促整改为主。三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印发广安市生态环境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一公开”抽查细则2022年开展双随机执法任务338个,发现环境问题46个,立案查处3积极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配合交通、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抽查监管,2022年开展联合检查4次,涵盖汽车维修、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四是强化区域行政执法协作。将川渝联合执法纳入我局《2022年行政执法重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流域共保、跨区域建设项目、毗邻地区风险排查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2022年,与重庆合川等区县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次,出动人次40余人,检查点位20个,发现并相互移交问题12个。深化执法协作,互通案件信息,向重庆方面发出协查和通报函2份,协同办理跨省转移危险废物案3件,处罚金额106万元,有力打击了跨区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深化生态环境信访维稳制度改革,有效推进全市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信访问题的防范化解。2022兑现有奖举报7例,办结群众信访100余件,无逾期未办结案件。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配合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未出现不依法举证、不提交书面答复、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情况。

(五)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制定发布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进一步扩大环境影响评价豁免范围。建立污染物总量预算调剂机制,避免因总量指标“卡脖子”导致项目流产,创新实施“容缺受理”“打捆审批”“三个一咨询服务”等举措,将审批时限压缩至6个工作日,高效推动利尔化学绿色植保系列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累计审批项目环评143个,涉及总投资300.36亿元。

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定印发《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实施方案》《广安市生态环境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按照清单内容和任务,开展法律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等“六进”活动,把普法渗透到执法全过程。同时,依托“六五”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2022年开展法治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制作法治动漫宣传片2部。

三、存在的问题

2022年,全生态环境系统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干部职工学法自觉性需进一步增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依赖于集中学习。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存在执法能力不强、科技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对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协调督办,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汇报,督促班子成员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定期报送年度工作报告二是带头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宪法、党内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委、政府规范性文件。三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规定,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扎实开展重大执法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全面落实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把关作用。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2年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加强执法人员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理顺办案流程,优化办案程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效能,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生态环境执法队伍。

(二)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和生态环境重点工作,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普法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万家。充分利用新媒体普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开展法治宣传,借助环保曝光台、新闻发布会等平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营造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

(三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多渠道排查环境损害案源,促进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深化“双随机”执法机制,精准打击违法行为。健全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落实《广安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及时化解群众信访投诉,落实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做好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责任编辑:解文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广安市人民政府 www.guang-an.gov.cn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