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种出好“钱”景 产业发展促振兴

发布日期:2023-08-03 09:01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8月1日,笔者在位于邻水县观音桥镇的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耕农业”)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漫山遍野的枳壳树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片枳壳树林于2022年5月栽植,总面积2000余亩,共有11万余株。”蜀耕农业负责人罗超介绍,2020年,蜀耕农业开始发展枳壳产业,通过收购周边村民种植的枳壳进行加工销售,不到两年时间,就为公司增加了近500万元收益。

在逐步探索中,公司发现枳壳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决定大规模发展“蜀枳一号”枳壳新品种,并随即采取砧木嫁接育苗和成树高位嫁接的方式进行发展。2021至2022年,砧木嫁接育苗100万余株。其中,在邻水县观音桥镇六合寨村和香炉山村、坛同镇新拱桥村、高滩镇桂花村、御临镇礞石村共栽植16万余株。其余苗木销售到四川大竹、安岳,重庆忠县、潼南、大足等地。

“‘蜀枳一号’枳壳树栽下后,一般第二年可采枳壳花蕾开发成花茶。”罗超介绍,枳壳苗栽下3年后即可让其初挂果,5年后进入投产高峰期,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目前,蜀耕农业已发展“蜀枳一号”枳壳树2万余亩。

据介绍,枳壳树全身都是宝,除了果实可入药外,其花蕾可以制茶,花朵、叶子可以提炼精油,老果可以制作果脯和糖浆。“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建立健全枳壳产业链,开展道地药材初加工,以及精油提炼、黄酮类提取、食品加工等。”罗超说,待所有项目建成后,公司年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同时,通过枳壳产业发展,持续带动周边村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雷胜堂 白裕秋)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