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大早,邻水县复盛镇和平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负责人冯五星与村民一起来到稻田边,穿好防水服,走进稻田下网捕虾。随着渔网收起,一只只色泽亮丽、体态饱满的罗氏沼虾浮出水面,在网里活蹦乱跳。这些虾经过分拣装车后,将立刻发往当地及重庆等周边市场。
“秋季虾产量约3万斤。”冯五星给记者介绍,基地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0多亩,今年雨水充沛、管理得当,亩产成虾大概六七百斤,每斤虾批发销售价格约60元,总产值达上千万元,主要销往重庆和成都两个市场。
罗氏沼虾是一种热带虾,对水质、气候、种养培育等饲养条件要求较高。在当地,每年霜降节气后,气温陡降,罗氏沼虾在室外已无法成活,如何保证不能及时上市的成虾安全越冬?建在基地旁的一排排温室大棚给出了答案。
据冯五星介绍,基地建有3个温室大棚,共30多个水池,每个水池可以容纳成虾约五六百斤,方便成虾错时销售,让顾客冬天也能买到鲜活的罗氏沼虾。
其实,建温棚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及时育苗,在20多摄氏度的室温条件下,罗氏沼虾繁育、生长极快,便于每年3月提早放苗。
冯五星告诉记者,有了温室大棚,基地在2月、5月培育幼苗,分夏、秋两季上市,利用稻、虾在生长过程中互促互进原理,促进稳粮增收、效益提升,实现“两虾一稻”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在稻、虾产量和收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基地还带动周边20多位村民加入稻虾种养队伍。村民冯中德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他平时在基地负责喂虾,早晚各撒饲料一次,剩余时间就是除草、管理水稻等,一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干完回家还可以做农活,做工、家务两不误。
据了解,近年来,复盛镇利用地势平坦、水源充沛等良好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罗氏沼虾养殖业,通过稻渔综合种养,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绿、稻虾共生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下一步,我们主打‘两虾一稻’模式,对温室大棚进行改造升级,精细化管理,提升虾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带动附近村民共同致富。”冯五星表示。(邻水融媒 张天文 记者 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