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四川,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引领四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正本清源中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
思想旗帜引领方向,实干笃行开创新局。广安市委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高举思想旗帜
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12月1日下午,邓小平图书馆,“思源大讲堂”2023年第九期专题讲座开讲。馆内座无虚席,精彩的“放达另面的苏东坡”专题讲座引发观众阵阵掌声。
传播时代思想、传承优秀文化、传递奋进力量、传导文明风尚。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精心策划推出了“思源大讲堂”,从《红岩魂—信仰的力量》到《国家安全与周边安全形势》,从《文博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到《三星堆与中华文明》……每月一期的讲堂,为广安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一场场“思想盛宴”。
欲事立,须是心立。广安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全市上下深学细悟笃行,凝聚党心民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抓好“关键少数”。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规范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修订完善学习制度、考评办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与中央同向、与省委同频。率先开展列席旁听,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创新理论宣讲。实施基层理论宣讲整体提质行动,市级层面做强“春天的故事·小平故里”宣讲品牌,县级层面各打造1个特色宣讲品牌,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矩阵初步形成,举办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大赛。“思源大讲堂”成为名家汇集的知名讲坛、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报春鸟”“春天的故事·小平故里”“嘉陵江号子”宣讲队伍入选全省基层理论宣讲示范项目。
学习融入日常。广安建成全省第一个“学习强国”地市级学习平台,平台上线以来,累计签发稿件1.2万余条,平台订阅数超过1780万,累计阅读量超5.1亿,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加油站”“掌中宝”。市委宣传部建立“四个一”学习提能机制,每天倡导对照书单坚持读,每周四晚集中开展“悦读悦美·悦读悦享”学习交流活动,每月组织重大主题应知应会竞答测评,每季度开展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四力”大比拼活动,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提升。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涌动賨城。高举思想旗帜,全市上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不断筑牢。
壮大主流舆论
时代强音响彻伟人故里
2023年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广安举办;
2023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大会在广安举行;
第十二届中国曲艺节花落广安;
第十五届省运会进入“广安时间”……
一篇篇稿件、一段段视频,将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递,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广安。
讲好广安故事是时代命题,传播好广安声音是使命担当。近年来,广安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正面宣传,让主旋律成为聚人心的正能量。
凝聚奋进大合力——在做好迎接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相关工作的关键之年,市委发出“争做新时代小平家乡种树人”的响亮号召,全市干群积极响应、积极行动、躬身实践,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发展之志。开设《争做新时代小平家乡种树人》专题专栏,一个个思源奋进、拼搏奋斗的故事,暖人心筑同心。
奏响舆论最强音——聚焦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等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时代强音响彻伟人故里。
扩大广安美誉度——开展中省(渝)主流媒体峰会及相关活动,借力中省(渝)主流媒体智慧和力量,凝聚起社会各界“共同富裕·共建广安”的强大合力。做好对外宣传,引导中省主流媒体大力展示广安形象,川渝高竹新区纳入中宣部“领航中国”主题报道计划、入选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重庆日报》2022年推出广安专版报道16个,在川台用稿量长期居全省第一方阵。
媒体融合迈新步——加快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市融媒体中心即将挂牌,“魅力广安”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广安在全省市级媒体融合现场会作交流发言。市委宣传部开办的“看见广安”微信视频号,推出一大批优质短视频,作品单条全网浏览量1000万+,汇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创新推出“安得评”评论栏目,围绕坚定实施“四大战略”等主题推出数十篇重磅评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强烈反响。
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一系列走深走实的宣传报道,形成强大正面舆论声势,提振了精神力量,擦亮了奋进底色。
注重以文化人
文化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剧中很多情节在我身上都真实发生过,改革开放带来了我们的春天!”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伟大的时代发展相互交融,让更多人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
12月6日晚,深圳保利剧院,由广安市委宣传部联合成都艺术剧院创制的改革开放题材大型原创话剧《春暖人间》在这里上演。演出结束时,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致敬改革开放45年带来的发展巨变。
城市高质量发展,文化既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对外展示美好形象的“金名片”。近年来,广安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城,璀璨的文化之光照亮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场场大型文化活动举办——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做强“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品牌,打造了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广安龙安柚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等一大批大型节会,节会搭台、文化为媒、经济唱戏,以节促游、以节兴业、以节聚商,让广安频繁“出圈”。
一批批文艺创作精品涌现——挖掘用好红色资源,话剧《平凡英雄》《春暖人间》、川剧《南海李准》《信仰》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中,我市邻水县文化馆(非遗中心)演出的折子戏《八件衣》获优秀剧目奖(折子戏)一等奖,广安市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一个个特色文化产业崛起——全国最大村级博物馆聚落、一品天下商业街等落地广安;建成巴上草原羊文化主题乐园,浔栖江南一期项目等项目,文旅融合不断推进……
广安人爱曲艺,市委市政府便大力繁荣曲艺文化、发展曲艺事业,全力创建中国曲艺名城,让孕育于南北朝,产生于盛唐,成熟于明清,历经千百年传承演变繁衍至今的广安曲艺,迎来大繁荣、大发展:岳池县是中国西部首个“中国曲艺之乡”,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曲艺之乡”,罗捷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许亮获提名奖,成功申办第十二届中国曲艺节。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大力实施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工程,广安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广安文庙、白塔等重点文保单位修复保护如火如荼开展。编辑出版《文话广安—城市文脉丛书》,全景展示广安城市文化底蕴、彰显文化魅力。广安市省级非遗项目达23项,“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入选国家级非遗。
坚持“重基层、重基础、重基本”总体思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升公共文化质效,统筹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和魅力竞演活动,建成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重点乡镇7个,省、市、县级样板镇村17个、125个、244个,华蓥市禄市镇获评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十大魅力乡镇”,广安区官盛镇等9个乡镇获评“四川省100个魅力乡镇”,文化振兴正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厚积薄发的文化软实力逐步彰显,广安文化名片越来越闪亮。
倡树文明新风
精神文明展现崭新气象
每年自掏腰包数十万元用于免费救援,累计解救各类被困人员上千名的邻水县蓝天救援队队长杜静,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致力于公益寻人,为数十个家庭找到亲人的个体经营者甘彪,荣登2022年“中国好人榜”……
一位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我市持之以恒厚植道德沃土、弘扬文明新风、构筑文明高地。
巩固文明创建成果——颁布实施《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展专项治理,补齐创建短板,城市品质整体提升。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重视习惯养成,既擦亮“面子”又做实“里子”,真正把常态长效落到实处。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全市注册志愿者突破55万人。打造“习语润心”思政品牌,建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学校33个。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启动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研发推广精品“国防思政课”。
弘扬担当实干精神——提炼新时代广安城市精神“广土安辑思源奋进”;广泛组织“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最美广安人”评选宣传活动;号召发起“学习柴云振·担当奋力拼”活动,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英雄、奋力比拼的昂扬斗志。
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务实争先的实干之风,在广安大地日益充盈,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为清晰的注脚。
历史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正掀开崭新一页。
新时代新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贡献文化力量。(广安日报记者 刘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