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广安,草木葳蕤,万物繁茂,生机蓬勃,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5月9日,中国曲协曲艺名家新秀带着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怀揣着对广安发展的关切,先后走进邓小平故里、广安市博物馆、广安区北仓路考棚巷,沉浸式体验广安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探寻广安街巷文化,领略曲艺名城创建底蕴。
当天下午,中国曲协曲艺名家新秀们来到邓小平故里。青松翠柏间,邓小平铜像广场庄严肃穆,怀着对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曲艺名家新秀们向邓小平铜像献花、深情鞠躬,以表缅怀、追思之情。
随后,中国曲协曲艺名家新秀们沿着青石板路,走进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故居。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手稿、一件件实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曲艺名家新秀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来到广安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小平同志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加怀念小平同志。”小品表演艺术家邵峰说。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基因的载体。考棚巷因清朝学子科考必经之路而得名,历经近200年历史,留存了许多广安人的记忆,那里的历史痕迹,承载着广安厚重的历史底蕴。在考棚巷,曲艺名家新秀们沿着巷子一路看,详细了解考棚巷的历史,对考棚巷特色街区提质改造项目表示赞赏。大家纷纷表示,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广安区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考棚巷旧址的文化特色,让文物“活”了起来,这样可以激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
想真正读懂一座城市,就去逛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在广安市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讲述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竹编箩筐、石磨、滑竿、剪纸……在民俗展厅,曲艺名家新秀们一边走、一边看,聆听讲解员讲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非遗艺术、传统民俗、戏曲文化到传统舞蹈,这些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现形式,让曲艺名家新秀们对广安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正是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精神,滋养着广安曲艺的根基,让文艺传承有不竭源泉。”中国广播说唱团青年相声演员金霏说。(广安日报记者 卢泠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