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共融合·匠心传承耀中华”川渝非遗主题展演现场。
广安,千年賨城,伟人故里。
随着时光推移,“三山两江”孕育的賨韵巴风,汇聚成独特的历史文脉,凝结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6月16日至1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暨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在我市举行,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这是川渝两地首次联合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让来广嘉宾及广大市民、游客体验一场观非遗展、品非遗味、享非遗购的文化“盛宴”。
相聚賨城 共襄盛会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暨巴蜀非遗品牌大会,是川渝两地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具体行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文旅融合的生动体现。
广安作为主办方之一,如何高水平办好这一文化“盛事”,展示广安文旅形象、扩大广安知名度美誉度?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条块结合、属地负责”的原则,确保活动办得精彩、圆满、成功。
前期,我市成立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暨巴蜀非遗品牌大会筹备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活动实施,研究解决活动筹办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协调推进活动及现场点打造,督促各级做好相关工作,全力保障活动顺利举办。
经过精心筹备,一场精彩的非遗盛会在我市拉开大幕。6月16日晚,来自川渝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非遗企业代表以及专业买家团队共聚一堂,共同见证并参与这场非遗文化盛事。这也是继川渝联合举办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后,川渝文旅界人士再一次相聚广安。
武胜剪纸、岳池米粉、云童舞……3天时间里,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广安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非遗展示 精彩纷呈
“巴蜀文化共融合·匠心传承耀中华”川渝非遗主题展演、“续中华文脉·赏非遗风采”非遗主题作品展、天府旅游美食荟暨巴蜀非遗市集、首届巴蜀非遗品牌大会等是本次活动的组成“元素”。其中,“巴蜀文化共融合·匠心传承耀中华”川渝非遗主题展演,特色浓厚、美轮美奂——整场演出分为“小平故里·文脉相传”“巴山蜀水·共绘锦绣”上下篇章,《抬起滑竿闪悠悠》《云童情韵》《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节目轮番上演,非遗的魅力与艺术巧妙融合,尽显川渝两地非遗风采。
“续中华文脉·赏非遗风采”非遗主题作品展,种类多样、题材丰富——川渝两地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湖州等地传统工艺、传统美术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围绕“春天的故事”主题创作的约120件非遗作品集中“亮相”,让人流连忘返。
天府旅游美食荟暨巴蜀非遗市集,集中展销、促进消费——四川21个市州67家企业和重庆7个区县的企业汇聚广安,共同展示160余种非遗美食及特色产品,吸引众多群众前来品尝、选购。
首届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包括巴蜀非遗品牌展、非遗品牌主题分享、非遗创新项目路演、四川非遗公共品牌发布、非遗品牌项目签约、巴蜀非遗品牌机会清单发布6大配套活动,采取“品牌大会+展览推介+洽谈交易”的形式,搭建非遗品牌交易服务平台。
……
一系列亮点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100余个极具巴蜀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在“舞台”上焕发崭新光芒。
川渝携手 赓续文脉
竹编、蜀锦、漆器、羌绣……6月17日至18日,巴蜀非遗品牌展上,来自川渝两地的60余家非遗企业、工坊带来的非遗商品,深受大家喜爱。
展会上,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老师黄敏热情地向顾客推销自己手工制作的蜀绣耳环。
为何来自重庆的黄敏会推介蜀绣?
“川渝文化不分家。”生于重庆的黄敏,曾求学于成都、就职于成都蜀绣厂,师从成都的资深工匠。2005年,她选择回到重庆创业,2018年荣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巴山连蜀水,川渝一家亲。近年来,川渝两地“双翼齐飞”,深化合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共同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蓬勃发展。
“川渝联合举办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进一步打通巴蜀非遗品牌与消费市场的链接,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巴蜀非遗品牌大会是一张具有川渝特色、巴蜀韵味非遗发展新名片,作为举办地的广安,更是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推动非遗转化利用,创建了一批中省非遗项目、特色非遗品牌等,部分非遗美食、精品剧目还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广安将多角度阐释川渝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非遗传承发展,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探索川渝文旅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让非遗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广安日报记者 刘甜甜/文 范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