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广安区井河镇高桥村稻麦轮作产业基地,千亩小麦已进入孕穗期,田野被翠绿色覆盖,一派生机。
“目前长势不错,预计5月开始收获。”基地负责人石华兵介绍,完成小麦收割后,他将轮种水稻。
石华兵是德阳人,2021年到广安区承包土地搞种植,建起稻麦轮作产业基地。“这里土壤条件好,地势平坦宽广,政策补贴也给力。”石华兵说,正因为这些利好因素,他把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00亩逐渐扩大到2000余亩。
“除种粮大户补贴、稻谷一次性补贴、农机补贴等之外,今年2月还领取到了免费发放的3.2吨复合肥。”石华兵说,这是实实在在的“营养红包”,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养分,还省下1万多元成本。
“营养红包”,源自广安区实施的耕地轮作休耕项目惠农政策。耕地轮作休耕是指为提高耕种效益和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的以保护、养育、恢复地力为目的的更换作物(轮作)或不耕种(休耕)措施。
今年,广安区投入财政资金650余万元,集中采购优质复合肥1490余吨,惠及18个乡镇、360余户规模种植主体,通过“以肥代补”方式,调动参与轮作休耕的积极性。
为确保惠农政策精准落地,广安区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建立“申报-审核-公示-发放”全流程监管机制。在发放肥料的同时,农技专家同步开展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等田间指导。“我们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模式,全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面积4.51万亩,预计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0.5个百分点以上,亩均节本增效超100元。”广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政策支持,咱们种地更有奔头。”石华兵说。(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 记者 文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