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赋能 乡村蝶变

发布日期:2025-05-28 08:45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现在灭虫不用药,用工具就能科学捉虫……”5月26日,在位于邻水县袁市镇的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理事长方智勇拿着诱捕器介绍道。

2014年,在外闯荡的方智勇抱着改变乡村面貌的梦想回乡创业,带头在袁市镇、丰禾镇等地流转土地1000余亩,与4位合伙人成立了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法人及理事长,开始种植水稻。

如何让老百姓最大程度受益?2016年底,合作社转变经营方法,把流转的土地转变一部分,变为土地全程托管,把土地还给老百姓,由合作社给老百姓种田,在确定托管费后保证整村或整组平均每亩的最低产出,超出的按照农户、村集体、合作社5:2:3进行分红。

这一模式可实现农民、村集体、合作社三方利益有效链接,达到农民受益、村集体增收、合作社获利的共赢效果。方智勇介绍,合作社不仅要对从种到收全程负责,还要负责整村农作物平均亩产的保底任务;村集体负责村民和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协调,并和村民一起对全过程进行监督,所产生的利润三方分成。这样一来,农民成了“老板”,村集体成了“红娘”,合作社成了“打工仔”,农村生产方式实现了变革。

这种分配模式让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都尝到了发展甜头。“在自家的土地上干活还给工资,好安逸!”当地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普通农民在合作社一年能挣1万元以上,农机手一年可挣10万元以上。

该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是邻水县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生动缩影。

2021年以来,邻水县工商联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与县农业农村局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不断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广泛参与,通过开展经营性合作和公益性帮扶等举措,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广袤的农村书写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生动篇章。(邻水融媒 张天文 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