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沙地特别适合种植麦冬,下半年先种蔬菜,明年开春就套种麦冬和玉米。”7月19日,在明月镇白鹤咀村的渠江河畔,村民张小川正仔细规划着眼前这片56亩土地的经营蓝图。
这片土地不仅水资源充沛、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其独特的沙地土壤更是种植麦冬的理想之选。作为土生土长的白鹤咀村人,张小川此前在外地经营农业产业,今年他下定决心返乡创业,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在家门口干事业,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可比在外漂泊踏实多了。”
让张小川备感安心的是华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提供的标准化服务。“这里的集中交易流程正规,全程都让人省心又放心。”张小川坦言,之前总担心遇到不规范交易的事,如今有了规范的交易平台,彻底打消了这些顾虑,他终于能放开手脚去实现返乡创业梦。
这份安心缘于7月15日举行的一场公开透明的竞价会。当天,明月镇白鹤咀村4组56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现场竞价会,在华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举行。从信息发布、组织交易到出具交易鉴证,整个过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最终,张小川以每亩520元的价格竞得该项目,流转期限2年,年成交金额2.84万元。
“规范化交易让村集体工作更透明,村民对我们也更信任了。”白鹤咀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大军深有感触。这块地作为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资产,通过集中交易平台流转,既保障了集体利益,也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华蓥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张亚玲分析说:“这次交易实现了多方共赢,村集体通过规模化流转获得稳定收益,农户能拿到‘租金+务工’的双重收入,业主依托连片土地开展集约化种植,还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华蓥市首宗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它的顺利成交意义深远。这标志着该市农村产权交易在市场化、规范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为盘活农村资源打开了新路径,也给后续集体林权、闲置农房等产权流转积累了宝贵经验。
长期以来,该市农村产权交易大多依赖农户私下协商,“口头约定”“熟人交易”成为主流。华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阳天海说:“私下流转往往权责不清、手续不全,很容易留下隐患。更关键的是,分散交易难以实现土地真实市场价值,集体和农民的利益缺乏制度性保障。”如今,通过建设规范化交易中心,不仅流程更透明,更能充分挖掘土地的市场价值,让村集体和农户都受益。
为破解困局,华蓥市积极探索农村产权集中交易。去年以来,华蓥市相关领导带队先后前往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重庆土交所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他们深知,只有规范的产权交易,才能真正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农民集体收入,同时有效防范“三资”管理中的“微腐败”问题。
在此基础上,华蓥市在全域开展了一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体检”,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等各类产权的闲置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摸清了该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现状与问题。
与此同时,华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联合华蓥市农业农村局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高兴、永兴、庆华等乡镇,与农村集体经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农村土地闲置情况、农民流转意愿及风险防控需求。“群众既怕土地闲置浪费,又担心流转过程中出问题,对规范透明的交易平台需求特别迫切。”调研组成员吴宇露说。
华蓥市还专门绘制了“农村产权交易流程示意图”,制定了详细的交易业务办理指南,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通了关键环节。
“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中交易,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体现,有效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让农村‘沉睡资产’真正转化为‘流动资本’,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筑牢根基。”阳天海表示。(王家虎 华蓥融媒 尹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