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升空气质量。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运用“人防+技防”防护监测机制,加强重点区域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秸秆禁烧等常态化管控,对城市建成区道路、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环境空气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59天,优良率89.4%,同比上升20.2%;PM2.5浓度为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7%。
二是改善水域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采取联合巡查、分段监测、相互通报等方式,建立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全面排查乡镇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河面保洁、农村生活污水等水环境问题,大力实施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等工程措施,对干支流、水库、溪流等进行全方位治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巡河3000余次,整改发现问题40个,整治河道超1千米,清淤1万方,清理垃圾1000余吨。
三是遏制土壤污染。深入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强化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防治,紧盯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全链条管理,严格审查危废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环境管理情况,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来,审查危废涉及单位165家,执行危废转移电子联单869起,转移危废1893.7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