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抽奖” 多为“三无”产品

发布日期:2024-10-30 08:48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孩子们围观“刮刮乐”摊位。

花1元钱可以在“洞洞乐”上抽到手办、电子表等,2元钱刮刮卡可以抽到彩虹集卡册、5元钱刮刮卡可以抽小马宝莉巡游卡册……近日,市民陈女士向记者反映,我市一些小学周边的文具店、路边摊在放学时间,出售抽奖产品。她担心,这些“刮刮卡”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甚至会让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

相关部门表示,会责令店家停止销售,并继续加强检查与宣传教育,市民若发现相关行为,可举报。

小学生放学扎堆玩抽奖

10月25日中午12点,正是广安区希望小学校高年级学生放学的时间。此时,学校旁边的某副食品店店主抱出几张“洞洞乐”商品,平摊在地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记者看到,“洞洞乐”产品上的奖品有钱包、书包挂件、电子表、泡沫玩具等,孩子花1元钱就可抽一次。“这就像开盲盒,开到什么就给什么奖励。”该店主说。

记者注意到,该产品上并未标注生产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

或许是奖品不太吸引人,孩子前来抽奖的孩子并不多。

在离副食店不远的地方,有一名女子在路边摆摊。记者看到,放学前,摊位上只摆出一些胸章销售。放学后,摊位上多了一个平板电脑和几叠奖品,以及两个抽奖的告知牌,上面分别写着:“2元刮刮乐”“5元刮刮乐”。

“2元刮刮乐”上写着一二三等奖和其他奖励,“5元刮刮乐”上只有一二等奖,奖品基本都是卡册类。

摊位前,学生们扎堆熟练地付钱,然后在平板电脑上转动抽奖指针。“唉,没中奖。”一名小朋友付了2元钱,抽奖一次,没有中。另一名孩子则马上接着付钱,在平板上转动指针,中了三等奖,获得游戏卡片一张。

随后,又陆续有孩子付钱抽奖。记者粗略统计,短短10分钟,就有超过20名学生来玩刮刮乐。中奖情况约一半,但基本上都是二三等奖。

除了广安区希望小学校外,其他小学校周边也有类似情况。市民刘焰告诉记者,他7岁的儿子近日戴了一个价值10元钱的电子手表,细问得知是他花了1元钱在校门口摊位上抽奖所得。

孩子们扎堆抽奖,不免让家长们有些担忧——小小年纪热衷抽奖,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摊主销售刮刮乐等抽奖产品是否合法?

部门将加强联合监督检查

根据调查走访的情况,记者将这一现象反映给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周边售卖的抽奖产品多为“三无”产品,之前他们已经监督检查过很多次,发现有售卖这种“三无”产品的,立即责令店家停止销售。还联合过派出所、社区对商铺老板进行宣传教育。“今后我们除了加强检查之外,还会联合学校、家长一起教育孩子不要购买此类商品。市民若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四川爱众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翔说:“这种抽奖形式的商品,会给孩子造成机会主义心理,这类抽奖产品虽然面值不大,但本质上具有博彩性质,属于一种变相的赌博行为。对孩子极易形成不良诱导,也对校园安全具有潜在威胁,风险不容小觑。”

胡翔称,中小学生大多没有经济能力,虽然这类抽奖产品售价仅为1元、2元、5元,但积少成多,沉迷其中的学生可能会挪用生活费、零花钱。此外,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抽奖产品可能会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产生投机心理。

胡翔还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如果商家为了盈利,向未成年销售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商品,除了要被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还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