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奥运冠军邓雅文来到武胜龙女湖中学,分享冠军路上的艰辛与宝贵经验,为同学们传递拼搏进取的奥运精神。当天,她还到武胜小轮车训练基地,指导刚在2024年四川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上获奖的同学,为他们接下来的训练加油打气。
近年来,武胜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扎实推进川渝教育资源共享,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教育高地,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艺术区域整体推进试点县、全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等荣誉。
强化服务保障 坚持“五育并举”
8月27日,记者在城南初中看到,几名保洁人员正在校园内打扫清洁卫生,确保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教室里,工人们正在安装柜式空调。经过调试后,空调开始运行,凉风吹来。
“近段时间,武胜气温连续超过40℃,现有的水空调已无法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经过此次升级,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城南初中办公室主任罗梅说,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不仅利用暑期对全校所有教室新装了柜式空调,还新建了一个占地近400平方米的教学游泳池,配备了更衣室、淋浴房等设施。目前,游泳池已经蓄水完成,开学后即可投入使用。
近年来,城南初中强化服务保障,坚持“五育并举”,为农村孩子和城里留守孩子提供早餐、为全校学生升级中午营养餐,每学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校内开垦劳动试验田,引进非遗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组建小轮车等体育训练营。
8月20日至24日,在2024年四川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上,来自城南初中的10名小轮车队队员参赛,7名同学获奖,其中杨晶荣获全省男子甲组自由式冠军,罗圣涵荣获全省女子乙组自由式亚军。
“学校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学习平台,极大地调动学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成效显著。”城南初中校长邓毅表示,新学期,该校将在倾力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艺体教育资金的投入与管理,办好小轮车、踩高跷、舞狮以及其他体育竞技特色项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激发科创兴趣 培养创新人才
近日,武胜龙女湖中学组织107名学生参加了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举办的“近仁杯”自然科技夏令营活动。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科技馆、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等,探访了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蚕学宫”等。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技与人文等领域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武胜龙女湖中学是武胜县人民政府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一所集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公办完全中学,是我市首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教育合作示范项目。自成立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西南大学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科创教师队伍,搭建科创课程,形成了长期的科学教育机制,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面向全校学生每周开展机器狗、无人机等多样科创课程,对于科学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科创社团和科学夏令营活动,针对拔尖人才学校还建立专业化培养集训队。”武胜龙女湖中学副校长刘卓告诉记者,学校每年还会参与西南大学组织的国际访学活动,在文化碰撞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国际视野中体悟科学教育的魅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利用航天日、科技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科学教育活动。今年,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武胜龙女湖中学学子自发录制视频致敬中国航天,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杨利伟非常欣慰,他第一时间向同学们送上祝福与寄语,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学好科学知识,脚踏实地向着星辰大海出发,展现出“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引起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近年来,武胜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构建起全县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目前,该县已有7所市级科技特色示范学校,5个市级科普基地,5个省级科普基地,以及省想象力教育工程基地和RoboCom国际公开赛赛事基地各1个。
“我们倡导‘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鼓励各校自主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促进科学教育个性化、优质化、品牌化,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武胜县科协主席陈曾说。(武胜融媒 任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