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10时,广安区厚街小学校,1000余名学生在操场上整齐列队,随着欢快的音乐先后跳起了篮球操、川剧广播体操、红色舞蹈《大中国》等,现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发生在厚街小学校的这一幕,正是我市推行“阳光大课间”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将传统课间操升级为“30分钟活力工程”,以体育为基、文化为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新场景。
“学校的大课间主要由川剧广播体操、篮球操和各种主题游戏组成,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对大课间的项目进行更新,增加其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厚街小学校教师童娜说。
阳光大课间现场,学生们肆意挥洒汗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操场四周,家长们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声,为孩子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大课间时间变长,活动变多,孩子的睡眠和饮食质量都提高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免疫力肯定会提高,作为家长,我非常满意。”该校4年级4班学生钱美莟的母亲对此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邻水正大实验学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自2025年3月起,全面落实“每日两小时体育活动”政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按下“加速键”。
篮球场上,学生们的热情如火,每一次精准投篮都引来阵阵欢呼,团队协作与个人技术的展现,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乒乓球台前,小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每一次的对攻都考验着双方的技巧与耐心,友谊与竞争在这里并存;在操场的跑道上,更是见证了学生的坚持与毅力。无论是晨跑,还是课后的自由锻炼,跑道上络绎不绝的身影都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每天两小时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该校高中2024级(1)班学生谭林燕说,“体育活动时间延长,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这更有利于我们学习。”
为确保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落到实处,该学校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班级每天开设1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阶段班级每周开设3节体育与健康课,课程内容涵盖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还通过“走班制”、专项选修等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阳光大课间时,该校组织学生进行广播体操、特色韵律操、跑步等集体活动。此外,该校还根据学生兴趣开展各类球类运动和传统体育项目,组建了篮球社、足球社等体育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和校际交流比赛。
“学校将不断推陈出新,引入更多新颖有趣的体育项目,如攀岩、射箭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在体育设施升级上,学校加快了新建室内篮球馆的步伐,计划于今年6月完工。同时,将增加羽毛球场地、规划地面彩绘游戏,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空间。此外,还将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鼓励孩子参与校外体育活动。”该校高中艺体教研组长胡婕妤说。
在学生快乐运动中,我市以体育为笔墨,绘就了素质教育的新画卷。(广安日报记者 唐培林 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