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市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
转变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生产岗、服务岗工作,是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之一。我市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强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培育更多新的就业增长点,让更多人在“好就业”的基础上“就好业”。
据动态监测: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由过去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逐年向工厂生产一线、服务一线、城乡跑快递、市场做生意、农业生产、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等就业渠道转移。在基层广阔的天地里就业创业,已成为我市众多高校毕业生的热门选择。
教育引导就业
考公、参军、企业应聘、创业就业……每一条就业路,都是高校毕业生的人生路。但是一些人不愿在基层生产岗、服务岗工作,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痛点”之一。
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生产一线、服务一线就业或自主创业就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措施。为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开展“点亮生涯”青春就业大讲堂、“一对一”就业指导等宣传教育活动,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得到转变。
转变择业观,就业天地宽。我市多数高校毕业生进入了民营企业、餐饮服务、快递物流、种养业就业或自谋职业。以2023年为例,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7000多人,除少数人备考公招暂时不愿就业外,当年实现就业6840余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到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或自谋职业就业。
2023年,我市还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余场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到生产一线锻炼;返乡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从事服装经营、餐饮、运输、电商、快递、外卖等第三产业。
为护航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印发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出台20多项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升学和报考第二学位等,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补贴。仅2023年,全市发放残疾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等困难家庭大学生求职补贴460余万元、吸纳就业补贴43.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资金等1.8亿元。
就业见习也是就业帮扶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全市现已建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见习基地388个,开发见习岗位3123个。
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还鼓励大学毕业生主动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如何创业带动就业,广安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薇为高校毕业生做出榜样。
大学毕业后,赵薇曾在国有企业工作。安稳的岗位,不错的薪酬,优越的环境,着实让人羡慕。但她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挑战职场。2017年,赵薇辞职“下海”、返乡创业,创办了农业发展公司培育蔬菜苗,不仅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还带动附近不少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赵薇的公司越办越火红,年产蔬菜苗5000多万株、产值1000多万元。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就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在创业的过程中,这些大学生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安区龙安乡革新村返乡创业大学生于化伦是一名“95后”,大学毕业后决定返乡创业。2022年,于化伦在村里开办了四川伦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腊制品,不仅为革新村电商产业增加了新产品,还解决了周边一些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我们已吸纳了3名大学生在企业就业。”于化伦说。
“我们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让更多人有业可成、有梦可期。
拓宽就业路径
“一般情况下,全市从事邮政快递行业员工有2500人左右,其中在一线从事投递邮政快件的大专以上学历员工80余人。”6月12日,市邮政管理局行业管理科负责人说,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和物流行业壮大,快递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我市还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条件,把道路设施修缮、城乡绿化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也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鼓励他们到公益性岗位锻炼。这些一线岗位虽然收入不高、工作辛苦,但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度更趋务实理性,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新行业、新职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愿不断提高。
广安城区大学生海勇,毕业后参加公考未能如愿,毅然放下“身段”选择了职业电工。虽然工作辛苦,但他喜欢,收入也很可观。
我市各级就业部门以其为榜样,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制造、建筑、装饰、外卖、快递、餐饮等一线就业,脱下“休闲装”、穿上“职业装”,实现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多元化就业。
“近年来,我市持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服务保障,多措并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还将紧跟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实施青年专项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新职业岗位开发,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在新职业领域就业创业。(雷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