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一辆辆返岗专车载着满怀希望的农民工踏上复工的旅途;乡间地头,创业指导员忙碌穿梭,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是邻水县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缩影。
春节前后,邻水县将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作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着力解决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广大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助力
铺就返乡创业“快车道”
2月6日,邻水县城北镇翠柏村翠园家庭农场新建的大棚里,一个个整齐码放的菌包上,新长出来的平菇犹如一把把小伞,层层叠叠甚是诱人。业主徐印正和工人们一起,忙着采摘成熟的平菇:“适逢春节,第一批平菇刚成熟,深受市民喜爱。”
“幸好有创业指导员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徐印说,翠园家庭农场原本只是一个小作坊,1年前才开始规模化种植,光是新建大棚、购置设备就花费了业主多年的积蓄。
不久前,正当徐印准备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创业指导员叶盛发带来的好消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申报家庭农场培育项目,可获得当年建设资金30%的补贴。
组织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巡诊”工作,传授创业经验,这只是邻水县助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该县还邀请专家授课,以农业产业创业为主题,为30余名返乡创业农民工业主进行授课,辅导农产品品牌建设,分享农业产业创业及营销等经验。同时,积极拓展创业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制作电子产品集、设立销售点、参加展示展销活动等方式,让邻水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在返乡创业补贴的申报和审核上,该县更是下足了功夫。按照“应补尽补”的原则,对申报资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通过自查自纠、优化流程、加强宣传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返乡入乡补贴申报工作,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工。
技能提升
打造劳务品牌“新名片”
“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还拿到了技能等级证书,我对现在这份工作很满意。”近日,在邻水职业中学通过培训,走上新工作岗位的甘建高兴地说。
机械制造、电子加工、汽车维修……在邻水职业中学校园内,培训中心的标识标牌醒目而整齐。作为邻水县创建的劳务品牌培训基地,该校针对学员需求,设置了装备制造、汽车维修、家政服务等多个培训班次。一批批学员在这里学到了知识,磨炼了技能,就业道路越走越宽。
劳务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技能的提升。邻水县广泛征求各镇群众劳务品牌培训需求,建立培训台账,引导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并要求企业动员员工积极参加高工技能等级评价。截至目前,已完成劳务品牌培训1151人,有效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该县还加强对劳务品牌培训的自查和整改工作。该县全面梳理2021年以来劳务品牌培训和返乡下乡创业培训项目,建立自查台账,并对自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培训项目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服务升级
搭建驻外服务“连心桥”
每当节假日来临,工作人员便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在外务工的乡亲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登记就业需求、推送招聘信息和创业政策、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周到贴心;
…………
在邻水县驻外农民工服务工作站内,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不断上演。
特别是在法律援助服务上,该站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邻水县驻惠州农民工服务工作站为例,作为川籍华南地区法律援助团队成员,该站顾问广东宇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甘莉今年代理了多起四川邻水籍农民工维权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在惠邻水籍和川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除了驻外服务之外,邻水县还加强了对村(社区)农综站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努力打造集农民工服务站、电信服务点、邮政网点和金融服务点于一体的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目前,已完成80个镇农综站“智慧地图”站点基础信息管理录入工作,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保障。”邻水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吕小峰表示,希望让每一位在外务工的邻水人都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怀,让每一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都能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邻水融媒 吴乾超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