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打工总惦记家里老人孩子,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日子踏实多了。”4月25日,在岳池县罗渡镇某公司的汽车内饰加工车间,正在缝制方向盘的郑怡梅笑着告诉记者。这个由当地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帮扶车间,已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近年来,岳池县创新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带动、群众参与”联动机制,将就业帮扶车间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建立劳动力信息台账,精准掌握脱贫户、留守妇女等群体的就业需求,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建成53个就业帮扶车间,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实现了群众顾家挣钱两不误。
在秦溪镇金银花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将烘干后的中药材打包发往省外电商仓库。该车间通过“企业+合作社+电商”模式,把传统种植业延伸至加工、销售环节,年产值突破50万元。这种产业融合模式正在全县推广,汽车内饰、中药材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路,带动产品附加值提升。
岳池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当地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帮扶车间实行“一企一策”跟踪服务,通过就业奖补、社保补贴等政策激发经营主体带贫动力。目前,全县帮扶车间累计提供岗位3400余个,帮助900余户脱贫家庭实现稳定增收,715名防返贫监测对象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
据悉,岳池县将持续培育就业帮扶车间,推动产业升级与群众就业深度融合,计划3年内实现乡镇就业帮扶载体全覆盖,让更多群众实现在“家门口”致富的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岳池融媒 甘雨 记者 卢泠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