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残联系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抓实抓细安全生产措施,全力以赴防范风险、消除隐患,全市残疾人事业保持安全发展态势。   
深化认识,紧绷安全“思想弦”。始终牢记“讲安全就是讲政治”,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干部职工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学习教育,观看安全生产教育警示片,邀请消防等部门讲解安全知识,推进安全生产意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按照辖区负责制,开展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灭火器实操培训,印发安全科普知识手册,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引导教育,要求残疾人服务机构经常性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经常性播放安全教育动画片、教育片,教育引导康复儿童、受托残疾人提高安全意识。   
分级分类,严守安全“主阵地”。一是确保服务机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专委、残疾儿童家长的作用,把各项安全责任落到实处,落实到最末端。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突出消防和电梯设施、用电、用气、食品安全等防范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清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不留死角、万无一失。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遇到情况能立即响应、有效处置。二是确保残疾人群体安全稳定。切实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突出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因意外事件或突发重大疾病陷入困境等重点人群的摸底排查,整合社会救助、公益助残等各类资源,做到应帮尽帮、应救尽救;积极化解残疾人信访矛盾纠纷,稳妥高效解决信访问题;有效处置涉残网络舆情,切实提高舆情的预警监测、研判分析和处置引导等能力水平,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三是强化残联内部安全管理。落实物防、技防、人防措施,明确责任、不留死角,确保单位内部不留隐患、不出问题。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车辆管理等各项规定,对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按照安全防范的有关要求,下班关好电源和门窗,严防火灾、盗窃、泄密事件发生。   
落实责任,织密安全“防护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细化责任。各县(市、区)残联参照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残疾人服务机构坚持“分层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各岗位职工的安全责任。二是深化隐患排查。针对办公楼、在建项目、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在消防、食品、用电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与消防、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配合。配合教育部门定期开展特校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四是严格督导检查。要求各机构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加大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巡查频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坚持逢节必查、日常抽查,各级残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大对残疾人服务机构安全检查的力度。对存在问题的机构进行回头看核查,指导其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赵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