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地看病,自己要先掏钱,再拿回广安报销,来回跑很麻烦。现在直接刷医保卡结算,省时又省心!”7月11日上午,在广安区医保局服务大厅,办完异地就医备案的市民王娇娇开心地说。
2024年12月,广渝两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依托医保个人账户资金,通过“医保钱包”实现“跨省共济”。参保群众在省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实现住院、普通门诊及部分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无需垫资跑腿报销。当天,记者从广安区医保局获悉,该政策已惠及全区外出务工、异地就医等群体,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据广安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主任付彦玲介绍,目前,广安参保人员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全国31个省(区、市)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均可实现住院、普通门诊费用,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现在异地住院备案手续大幅简化,参保人在省外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省内可通过‘四川医保’App或微信小程序线上办理,实行‘即时备案、即时生效’,门诊就诊无需备案,扫医保码、人脸识别或刷社会保障卡均可结算。”付彦玲表示。记者现场体验发现,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异地就医备案申请。
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便捷备案,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也更加灵活。国家医保局推出的医保亲情账户服务,为家庭共济提供了便利——参保人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绑定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后,即可实现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对于老年人等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群体,广安区医保局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亲情账户绑定、家庭共济授权等线下代办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自2025年1月起全面上线“医保钱包”功能。参保人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激活钱包后,可将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实时转账至近亲属的“医保钱包”,用于支付异地就医费用或缴纳居民医保费。例如,在重庆工作的子女,可直接使用广安父母转入的资金结算医药费。(广安区融媒 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