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广安区浓溪镇友谊村村民张朝卓家中,无障碍厕所改造正进入收尾阶段,“每天都盼望着早点改造完,以后上厕所更方便。”
3年前,一场车祸让他落下肢体二级残疾,丧失自主行动能力,生活起居长期依赖家人。
今年4月,广安区政协委员、浓溪镇宣传统战委员蒋慧琴在走访收集社情民意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联合镇残联干部对接区残联,为其量身定制了涵盖厕所扶手、地面防滑处理等细致入微的改造方案。
与张朝卓一样,悦来镇茅坪村村民宋志华也深深感受到无障碍设施带来的生活之变。今年50岁的他因高空坠落导致肢体一级残疾。政协委员、悦来镇宣传统战委员唐睿知悉后,主动架起沟通桥梁,积极对接区残联。区残联针对其特殊情况与实际所需,为其精心打造无障碍厕所与通道,让相关政策暖心直达,显著提升了他的生活自主性。
“政协委员行动有力。残联帮我们改造了厕所和通道后,方便多了。”宋志华高兴地说,现在居家生活基本自理,出门也更加方便。
家庭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重拾生活尊严、走向自主独立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广安区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群体迫切需求,大力推进个性化家庭无障碍改造,让便捷与温情切实融入残疾人日常。
“改造不是简单加装设施,而是‘一户一策’解决实际困难。”广安区残联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负责人徐路表示,从出入、洗浴到做饭、如厕,改造聚焦残疾人日常痛点,方案均是量身定制。
“2025年,全区计划为75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其中,24户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享受14.4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进行免费改造;其余51户按最高标准,每户补贴2000元。”徐路介绍,目前,项目整体进度达80%,预计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
近年来,广安区已完成个性化家庭无障碍改造1160余户,用实际行动织就守护困难群体的温情网络,让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更添暖意。(张学玲 刘红梅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