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传统制造业

——从制造到“智造”

发布日期:2025-08-27 08:5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前锋区鸿美嘉服饰生产车间内,工人操作全自动绣花机完成绣织。 (资料图片)

位于华蓥山经开区的怡田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生产外贸订单产品。 特约摄影师 邱海鹰 摄

麦芽源源不断地入仓,进入原料处理系统,再进入糖化罐、发酵罐,随后过滤成清酒……8月21日,在华润雪花啤酒(四川)有限责任公司广安分公司,一罐罐、一瓶瓶雪花啤酒,经过先进设备“智能”加工后,自动进入包装线,整个过程只需要4至7个人就能完成。

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华润雪花啤酒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向“新”而行。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13.2亿元。

企业向“新”突破

“冷藏车入箱完毕,启动自动化监测。”8月22日,在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酷泰克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稳稳驾驶刚下线的箱式冷藏车,滑入试验箱,箱门闭合后,屏幕上瞬间刷新出温度波动、制冷速率等实时指标。

“这实验室就是产品的‘考核官’。”公司品质部部长胡耀说,“每台设备都得在这‘过关’,半点马虎不得。”

为何要建实验室?“传统检测流程弊端凸显。”胡耀介绍,一方面,传统检测多个环节依赖人工,存在数据篡改、误操作隐患,易导致采购成本失控、质量追溯失效;另一方面,传统检测精度不足,受环境因素干扰易产生误差,影响检验准确率。

如何破题?通过对检测实验流程再造,建立智能化实验室,精准模拟从零下40摄氏度到60摄氏度的极端气候,让冷藏车、新能源空调等产品在“人造环境”中接受考验,所有参数达标才能出厂。

“客户要的是‘无论酷暑寒冬都靠谱’的设备,我们就得在实验室里把好每一道关。”胡耀说。

作为深耕制冷领域的“科技能手”,四川酷泰克制冷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汽车空调系统、新能源物流车热管理系统等多个领域。2024年,该公司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引进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四川酷泰克公司加大设备更新,是我市制造企业向“新”突破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制造企业直面各种挑战,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部门多方帮扶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不敢转”“不会转”困境时,怎么办?

我市把“智改数转”工作摆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企业所需,着力破解“智改数转”中面临的难点、痛点。

今年5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华菁振兴(四川)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广安分中心。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做好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企业提供“诊、转、育、服”等一揽子数字化服务,确保我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做好人工智能产业的引进和培育,招引相关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此次合作,标志着我市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我市不仅在全局上下功夫,也在抓重点、抓关键上下气力。

消除“缺方案、不敢转”顾虑——组建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暨“智改数转”诊断服务专家库,遴选华为、三大通信运营商、重点工业企业等领域专家,为全市工业企业技改扩能、设备更新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化解“缺数据、不能转”困境——将“企业上云”作为推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的基础性工作和着力点,用好全市工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企业服务生态体系,为企业提供政务和市场化一站式服务,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缓解“缺资金、不愿转”压力——开展融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金融租赁等产品,为企业设备更新提供金融支持。

我市还相继印发《广安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编制《广安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方案(2024-2027年)》,印发《广安市工业企业智能化建设奖励办法(试行)》,出台《广安市支持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助力企业把“智改数转”真正落到实处。

税惠赋能添力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位于武胜街子工业园区的四川银钢一通凸轮轴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制造、销售汽车及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和通用机械凸轮轴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长安、三菱、东安动力等汽车和发动机厂商长期保持合作关系。

“今年企业海外市场取得较大收获,前7月销售收入达到1.4亿元,出口金额达到1049万元。”公司会计何琴说:“今年,公司获得税收减免272万元,同比增加67%,获得出口退税134万元,这些资金为公司扩大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品出口竞争力。”

同样享受到税惠红利的还有四川瀚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84项专利,今年7月成功入选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主营生产销售笔记本电脑塑料机壳件。

近年来,该公司致力于智能化工厂建设,探索“双色注塑模具”“数字孪生”“塑料产品热压内置自动组装线”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制造。近段时间,因关键材料适配、模具设计精度等方面的研发难题,公司资金紧张。

“多亏了税务人员上门辅导,让公司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885.53万元,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推动了研发投入‘加码’、技术攻坚提速。”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随线技术与不良检测系统”和“数字孪生平台”取得重大突破,产品质量性能显著提升,良品率提高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到5.35亿元,同比增长23.4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6824万元,惠及企业4072户;按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3.02亿元,惠及企业6731户。[各县(市、区)融媒 贺小芹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