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古镇“上新” 税惠赋能

发布日期:2025-08-27 09:18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店铺林立,武胜特色小吃的扑鼻香气、精美的手工陶艺、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引得往来游客纷纷驻足。8月24日,走在沿口古镇,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与蓬勃涌现的新业态交织,正共同擦亮“嘉陵江畔游”这张崭新名片。

精准规划业态布局

手工作坊内,店主胡伟明正专注指导游客制作陶俑。“开业后我们摸索出符合游客需求的运营模式,管理方也给了不少支持。我们持续做精特色,这里成了年轻人爱来的打卡地。”胡伟明的信心,源于古镇持续推进的业态规划与精准扶持。

据沿口古镇招商负责人罗亚江介绍,目前古镇已成功汇聚武胜特色美食如三巴汤、大河鱼、豆花等,并引入酒吧、儿童乐园、文创体验等多元业态,创新推出“一票通”消费模式,大幅提升了游客体验的性价比与商户经营效益,“我们定期开展商户帮扶走访和经营指导,既让游客超值体验武胜特色,也进一步提振了商户信心。”

提升游客体验,离不开精细化服务保障。古镇建立了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化闭环机制。“上半年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游客普遍反映夜间照明时间不足问题,随即在节能减排前提下,对灯光开关时间作出针对性调整。这种‘发现—整改—反馈’的高效机制,显著提升了游客满意度。”沿口古镇物业服务中心客服向琪介绍。

如今,沿口古镇在传承千年码头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水岸联动”有效激活夜间经济——“武胜夜船奇”光影秀、非遗火壶表演点亮嘉陵江夜色;龙舟竞渡、皮划艇等项目丰富了亲水体验;特色美食集群全面升级游客舌尖享受。从传统江边码头到现代文旅高地,沿口古镇通过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融合”,实现美丽蜕变。

“沿口古镇将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持续引入小吃、休闲娱乐、民宿、研学、文创用品等多元业态。”罗亚江表示,同时不断优化运营服务,推进硬件智能化、服务精细化、运营市场化,持续擦亮“嘉陵江畔游”金字招牌。

“税务+文旅”协同发力

业态繁荣离不开政策的精准灌溉。县税务局紧盯古镇旅游企业及沿街商铺发展需求,通过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和创新服务举措,为文旅产业注入强劲“税动力”,助力“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

针对古镇内不同类型的文旅经营主体,税务部门推行“普适政策托底+个性政策适配”组合策略,确保各项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应享尽享。

四川省印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古镇“水陆船空”一体化游玩服务的核心企业,受益于县税务局高效精准的政策落实,及时足额享受税收优惠。“近两年来,我们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超过13万元,资金链更加稳健。”该公司工作人员汤达说,今年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近200万元,新推出的画舫游船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嘉陵江畔游”体验场景。

对于小规模商户,税收政策支持同样有力。十里坎火锅店经营者唐严川表示:“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3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等政策,切实减轻了我们的经营压力。加上‘青年税宣小分队’上门辅导,让我们信心更足,可更专注于提升服务品质。”

针对文旅企业普遍存在的政策理解不深、办税流程不熟等问题,县税务局创新推出“1+1+N”服务模式,即“一名分管领导+一个业务团队+多种服务举措”,为文旅企业精准画像、智能帮办。

“我们面向古镇内的非遗工坊、文创店铺等新兴业态,梳理整合了增值税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23项政策,通过‘云上推送+实地走访’双向机制,实现‘政策主动找人’。”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侯雨灵介绍。

从水上项目的“动感嘉陵”到古镇街巷的“静谧时光”,税收优惠政策的持续赋能,为武胜文旅产业注入了崭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嘉陵江畔游’品牌建设,深化‘税务+文旅’协作机制,通过数据共享、风险预警、定制服务等方式,为古镇升级与业态创新提供更精准的税收支持,让文旅产业在税惠春风中焕发新的生机。”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业态升级与税惠赋能双轮驱动,沿口古镇正以更加靓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共赴一场嘉陵江畔的诗与远方。(武胜融媒 曹倩)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