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
暖阳下,行人漫步在广安经开区大街小巷,公园里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社区院落干净整洁……
近年来,广安经开区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项项便民之举、利民之策有序实施,市民风貌奋发昂扬,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整齐划一的停车场、明亮洁净的楼道……11月5日,记者在位于广安经开区长宁街的锦绣长埝小区看到,昔日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小区门口扫一下脸就可以进来了,门口还安装了监控,住起来很安心。”68岁的居民代君慧对该小区改造之后的变化赞不绝口。
锦绣长埝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谈起过去,在代君慧眼中,小区不大,问题却不少——没有门禁,人员可以随意出入;楼道贴满了小广告;停车位少,汽车、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下水道经常堵塞……
自从广安经开区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后,这些困扰代君慧的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地面干净整洁,环境好了,大家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代慧君说。
对于马石梯社区党委书记张海艳来说,她也有着相同的感受:“宜居的环境,也有利于帮助人们提升文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
“这是一个无物业小区,以前基础设施陈旧,下水道堵塞、地砖破损等问题频发,但由于没有资金,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张海艳说,自从小区改造后,社区号召该小区成立了业委会进行自治,现在居民之间的矛盾少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居民小区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基础一环,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广安经开区围绕城市管理、城市更新、文明素质等,全力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管网、绿化等一大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居住环境大幅改善,城市文明形象得以提升。截至去年,广安经开区累计向老旧小区投入资金2900余万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个。
不仅如此,广安经开区还实施了市容环境提升、交通秩序提升、社区环境治理、村镇文明创建水平提升、规范养犬治理等专项行动,进一步美化了城市、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了居民的文明意识,为打造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市场掀起“文明风”
11月5日,广安经开区农产品交易中心,记者根据悬挂的指示牌,迅速找到各类摊位的准确位置。交易中心内干净整洁,摊位上有序摆放着新鲜干净的蔬菜和种类各样的肉制品,顾客们在摊位间往来穿梭,挑选着中意的商品。同时,交易中心还配备了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农产品价格信息、营业执照等信息,让市民能够清楚了解市场行情。
“价格没有涨,环境也不比超市差。”市民陈静拎着刚买的猪肉说,“我对比过价格,这里每斤猪肉的价钱,比其他市场少了近2元一斤呢!”
在此地居住多年的陈静,也见证了该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变迁:“以前这里只有几个街边门市,商品种类不齐全,卫生条件也不好,遇到刮风下雨天气,体验感更差。”
该农产品交易中心关系着居民的“菜篮子”,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为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广安经开区把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任务,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从硬件改造、环境改善等方面发力,积极推进该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新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实现了“颜值”“内涵”双提升。
“摊位租金要合适、摊位设置要合理,配套设施要齐全……”广安经开区对小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摊贩数量和居民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之后,2023年7月,一个集农贸、超市、商业、便民和文化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商业综合体开始试营业。
摊贩黄艳琴搬进这里一年多时间,感受颇深:“我以前就在外边摆摊,搬进搬出很不方便,现在有了固定摊位,生意也好了。”
好环境的维持,离不开好的市场管理。“我们安排了2名专职保洁员,及时对市场环境卫生进行维护,还严格落实‘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大清洁’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居民打造一个整洁、安全、放心的现代化农贸市场。”负责运营该农贸市场的广安某公司总经理陶英俊说,今后还会进一步在环境、卫生、文明、服务等方面加强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张施施 广安日报记者 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