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调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这是党中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准确理解其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
经济体制改革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核心问题依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本质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市场具有选择和激励两大功能,可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先天缺陷,如无力解决供需总量失衡以及分配不公造成的两极分化等问题,需要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有效市场才能“放得活”,有为政府才能“管得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就是要将“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起来,跳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要“放得活”,就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等问题。这就需要构建一个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经济体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尽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坚决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流通体制,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要“管得住”,就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因此,要实现“管得住”,一方面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杨锐 作者系小平干部学院、广安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教研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