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走进白马乡柠檬基地,核实出口农产品。
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忙。
前锋区政务服务中心优化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事。
前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和力量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韧性及潜力所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00878户,比年初增长2.35%。其中:全市实有企业42932户,比年初增长5.97%;实有个体工商户154425户,比年初增长1.47%;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521户。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市场主体发展如何?采访组深入园区、车间等一线进行了走访调研。
“我们得到了广安第一笔农业出口退税”
“游总,我们有5笔订单正在申请出口退税,金额共计5万元。”12月24日,广安市农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风风火火地闯进办公室。
公司董事长游中杰兴奋道:“太好了!这可是咱们的纯利润!”
“没想到这事儿能成。”游中杰透露,今年7月,公司就拿到了第一笔1.2万元的出口退税,这可是广安头一笔。
游中杰娓娓道来——
10年前,返乡创业的游中杰和丈夫欧明光在广安区白马乡创立了广安市农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夫妻俩多年打拼,成功打造柠檬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柠檬3万亩。公司先后配置了气调库、冷链物流和清选、分级、干片等加工设施设备,并将广安柠檬卖到了国外。
2023年8月,广安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和广安海关工作人员到游中杰的柠檬基地进行政策宣讲时,告诉她国家有相关政策:柠檬等农业产品出口,可以享受国家的退税政策。
“那时候我们刚开始出口柠檬,不熟悉政策,怕麻烦就没有去申请。”游中杰告诉记者,后来,经过区税务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政策宣讲,她觉得柠檬出口退税这事,也许能成!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今年6月,游中杰来到广安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询问工作人员:“听说,把柠檬卖到国外也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游中杰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因为这是广安第一笔农业出口退税,我们和企业一起,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准备材料。”广安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报上级领导后,和同事组成工作小组,来到游中杰的柠檬基地走访调研,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出口退税定制化服务。
“按照农业出口退税的相关优惠政策,我们工作小组为企业提供网上申报、网上开票等辅导服务,帮他们跑好腿、服好务。”区税务局帮助游中杰正式进行出口退税网上流程申请,同时在企业与上级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积极帮助企业准备和补充相关材料。经过几次补充完善后,最终在今年7月5日,我市第一笔农业出口退税成功到账。
“有海关和税务部门全程给我们提供帮助,这样的退税真暖心!”游中杰说,到账的第一笔税款虽然不多,却是政府对他们真金白银的支持。“现在,有了退税,我们外贸出口干劲十足!”
“订单供不应求,我们要再投6000万”
“太忙啦,订单排到明年7月份了!”12月12日,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进门,公司总经理曹伟就直言忙得不可开交。
“前段时间有家墨西哥企业找上门来,想和我们签每月15万台发动机零部件的订单,但是我们已经满负荷运转了,最后只能抱歉地告诉他们,每月最多只能为他们生产8万台。”曹伟道出幸福的“烦恼”。
曹伟,重庆人。耀业科技之前在重庆扎根多年。2013年公司从重庆“搬”到广安后,产值一路“飙升”——2014年,公司年产值不到3000万元,2023年,公司年产值已突破1.8亿元。
“今年,我们的产值预计又是双位数增长,突破2亿元没问题!”曹伟自豪地告诉记者,明年,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突破2.6亿元!”
信心何来?
“我们有双重底气!”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向文强一边说一边招呼记者,“走,带你去我们的生产车间看看!”
跟着向文强的脚步,记者来到车间。在这里,不绝于耳的机器声,火力全开的生产线,让人感受到这家公司生产的热气腾腾。
铸造车间里,大型机械手臂来回伸缩,实现自动夹取;精加工车间里,机器人将产品逐一投运,进行精细打磨。
“今年,我们又有大动作,新引进13套机械臂和2套机器人。”向文强说,作为一家专业研发与生产各类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气缸套以及通机、汽车缸套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谋新。
“‘新’,是我们企业发展的第一重底气!”向文强说,除了智改数转设备更新降本增效外,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也很舍得——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就超800万元。
“我们公司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又与重庆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今年,我们的专利增加到8项。”向文强说,拥有了专利,公司更有竞争力,市场占有额进一步扩大。
“第二重底气是啥?”记者不禁好奇地问。
向文强脱口而出:“政府的服务!”
“你知道吗?仅仅是知识产权项目政策补助资金,我们就获得30多万元。”讲起政府的服务,向文强滔滔不绝。
“经济政策、招工、专利申报、智改数转……反正遇到任何问题,都有相关部门为我们提供帮助。”向文强翻开自己的通讯录介绍起来,“比如,遇到专利申报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刘向东或者前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唐朦;遇到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市科学技术局的刘清华,经济政策类的问题就找前锋区市经济信息化局的张培杰……”
“之前遇到资金紧张问题,政府各级各部门立即上门‘一对一’指导,帮办代办,以专利进行质押,很快,500万元的贷款就到账了!”曹伟补充道,有了这笔资金,企业立即“上马”了一批新设备,发展质效得到大幅提升。
“在广安发展10年,产值逐年提升,发展后劲十足,我们打算再投6000万元,建设二期项目。”曹伟说,目前,二期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好做法
武胜: 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让企业办事省心
武胜县深入开展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改革,集成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要素保障等服务。该县成立县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工业项目“模拟审批”、中介服务“多招合一”、施工图纸“集中联审”、区域评估“一评多用”等特色审批制度,专职负责项目审批服务。今年以来,集中受理园区审批事项138项,审批速度提升60%。武胜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
岳池:为企业配备“企业秘书+纪检秘书”
岳池建立“企业秘书+纪检秘书”联系服务机制,分别为入驻岳池的企业配备1名“企业秘书”和1名“纪检秘书”,积极开展“纾困解难”“廉安联企”行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
广安经开区:“11810”免费帮办代办
广安经开区在“1”个“安心办”服务分团的小组架构下,引领“18”名部门导办员、“10”名营商环境特约观察员,以“上门办”“帮代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目前,已服务企业203家,免费帮办代办企业业务366件。
数字说
1—9月,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16.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54.3%;实现税收51.45亿元,吸纳新增就业2.53万人。
开办运输企业、餐饮店等13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综合成绩居全省前列。
“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今年1—10月新登记市场
主体2.24万户。
深一度
在推进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各类经营主体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市场经济的广阔天空。它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更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采访组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细化改革颗粒度,多维发力、精准施策,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两个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满满活力。
纾困赋能,强化政策支撑。出台了激发市场活力19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8条,印发《广安市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六大行动”方案》等,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积聚。
降本减负,加强要素保障。在土地供给、用工需求、财税保障等方面发力,全市13宗工业用地实现“签约即供地”,16宗工业用地实现“交地即交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招工,助力群众就业。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政银担”合作和分险机制等,护航企业发展。
夯基固本,增强主体活力。开展民营企业雁阵培育五年行动,实施龙头培育系列行动,梯度培育中小微企业等,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6户;2023年以来,全市完成“个转企”1692户,公司制占比93.95%,排全省第4位。新增工业“小升规”企业79户,商贸和服务业在库“两上”企业1098户。
优化服务,护航外贸“出海”。广安海关积极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便捷通关模式,在巩固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成效上下功夫,用好各类惠企利企政策,积极促进广安外贸高质量发展。市税务部门以“税路通·海纳百川”跨境税收服务子品牌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外贸企业出口退(免)税体验,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1—10月,全市累计为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2.2亿元,为助力“广安造”走出国门提供“真金白银”的“硬”支持。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有动力。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下,全市民营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积聚。[县(市、区)融媒 姜曦悦 游觅 刘婧 全媒体记者 高仁洪 刘定春 刘琴/文 范聪 康建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