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人员到企业走访调研生产经营情况。(资料图片)
税务人员辅导企业办税人员办理退税业务。(资料图片)
春回大地,东风送暖。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给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添了信心。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全力健全服务体系,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19.9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9成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986.5亿元,同比增长7.0%,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成;实现税收69.08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超7成;吸纳新增就业4.46万人,占新增就业数超9成。
A 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中省决策部署,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
多维度观察我市民营经济,其广阔前景跃然纸上。
主体规模持续壮大——
2024年,全市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9万户、同比增长9.3%;新增涉税民营企业9607户,同比增长21.99%;全年新增“个转企”609户,公司制占比达99.5%。2024年,全市新引进民营投资项目95个、协议投资389.45亿元。
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中央支持四川国家战略腹地和战略备份基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启新的五年,当前一系列重大机遇交汇叠加,为广安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市正深入谋划一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事项,将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政策保障更加有力——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理念,把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环境作为全市“六大改革工程”之一,出台激发市场活力19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8条,印发《广安市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六大行动”方案》等,让民营经济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更加强劲。
1月14日,我市举行民营企业家迎春座谈会,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共迎新春、共话发展,进一步释放出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鼓励、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是安心,更是底气。”面对充满机遇也更具挑战的2025年,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伟满怀信心。他坚信,在政策“春风”与民企“韧劲”的双重加持下,民营经济正迎来又一个“春天”。
B 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2月27日,在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航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零部件在传送带上快速流转,工人正在加紧生产一批即将发往重庆的新能源汽车空调配件。
“产品供不应求,订单量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新年开工以来,公司副总经理苟庆永直言忙得不可开交。
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汽车空调管路总成的研发、制造以及汽车零配件加工,是邻水县老牌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投入自动化设备,开展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研发项目,积极抢占“新赛道”,在2023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不断完善研发体系。近3年来,每年投入300多万元资金用于空调管路总成技术研发和创新,目前拥有50多项专利。”苟庆永说。
“依靠科技创新,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份额。”苟庆永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技术水平、生产线智能化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销售额再创新高。
该公司的发展,折射出我市民营企业向“新”而行的趋势。仁安药业成功创建为省级首批中试研发平台,华蓥德嘉农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首批星创天地,四川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入选省级瞪羚企业名单……众多民营企业正迸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加速赋能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开展民营企业雁阵培育五年行动,实施龙头培育系列行动,梯度培育中小微企业等,助力民营企业“攀峰越壑”,迈入新发展阶段。
2024年,我市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生产规模新上10亿元企业3户,累计达19户。
C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有啥事就找‘企业秘书’,办事效率高,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离不开他们的付出。”近日,四川广安天兴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土建工程师韩柠鸿对岳池服务效能连连夸赞,“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3月投产,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时间。”
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了让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岳池县相继成立营商环境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指挥调度平台以及广安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该县制定了《岳池县联合入企一体化管理制度(试行)》,通过“岳满意”指挥调度平台,整合入企工作,以此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放心经营。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民营经济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向上发展。去年以来,我市政府部门频频打出“组合拳”,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13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88.47%,减材料66.55%;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并联审批率提高12%;推行水电气“一站式”报装服务,报装时间减少60%。
强化要素保障,全市27宗1177亩工业用地实现“签约即供地”,26宗1794亩工业用地实现“交地即交证”;对“支小惠商贷”等低成本信贷产品按照贷款金额的1.5%给予一次性贴息,全面推广运用“民企首贷通”“天府信用通”等线上平台,帮助市场主体实现融资1686笔、94.47亿元。
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活动,梳理发布惠企政策事项209项,兑现惠企资金2.1亿元,落实减税降费及退税31.4亿元,以“真招实策”“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破除发展制约。
东风浩荡满目新,奋楫扬帆正当时。接下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将继续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强化政策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再发力,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企业家们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县(市、区)融媒 李勇 沈巾钦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