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

发布日期:2025-04-03 08:52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前锋食用植物油综合深加工项目在办理项目审批过程中,原本需要40天才能办结的10个事项只用了16天;

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项目从获得中标书到开工,只用了4天时间;

四川特凌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税务部门“政策找人”服务中,精准享受各类税费优惠超280万元,为后续创新发展增添了十足的信心和底气……

项目加速度落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我市政策叠加优势的聚集效应,也是我市持续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政策叠加提升办事效率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市如何实现换道超车,吸引更多的企业到这里投资兴业?

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发展,鲜明提出优化“两个环境”,成立市营商环境局,先后出台《关于创新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环境实施方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面提速“30条”、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8条”、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26条”,实施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六大行动”等,以协同互补、相互支撑的政策“组合拳”,用超常力度、务实举措打通审批“堵点”、市场“痛点”、监管“盲点”、服务“卡点”以及权责“断点”,以投资“软环境”拼出发展“硬实力”。

“我们公司在全国共有7个生产基地,广安的项目审批效率最高。”谈到“两个环境”,广安利尔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荣臻不停点赞。

优化发展环境要找准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在哪里?

“效率”二字就是答案。

对各级政府而言,比简政放权更重要的,是办事效率的提升。我市在持续优化“两个环境”中,不断改进服务效能,推动项目审批加速提效、政务环境便利高效、政企交流畅通有效,以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

全市持续推进“综窗”改革,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建设,助力“掌上办”“网上办”,实行群众办事“自助办理”“秒批秒办”“跨区通办”。如今,川渝通办事项达到362项,近三年办件量稳居全省第2位,“一网通办”全省综合排名第3位。2024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62亿元、增速10.93%,全市市场经营主体突破20万户,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

优质服务企业动力更足

优化“两个环境”,还要为企业服好务,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

3月25日上午,邻水县高滩镇副镇长、高滩园区分管负责人刘万鑫走进四川鑫元成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公司今年的生产经营计划以及“开门红”工作情况。

“首批2000件码头钢结构部件预计3天内发往重庆港万州港项目。”该公司总经理彭世奎介绍,公司于2022年入驻,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加工钢结构、幕墙、金属门窗等金属制品的成长型企业。近年来,公司凭借专业的水平和成熟的技术,深耕建筑材料领域,同时,进一步理清生产关键网络,建立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企业工作机制,全力打通指挥链、保障链和生产链,推动企业早日达产达效,2024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

推动企业在成长路上加速发展,实现升规入统成为公司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家新投产企业,如何确保企业符合入规条件、实现达标入规?

刘万鑫表示,为减轻企业升规入统负担,园区安排了专人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加强业务指导,详细讲解申报流程及具体要求,并依据13条资料清单“点对点”指导完善软件资料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资料完整规范、数据准确。今年1月底,该企业成功培育为规上工业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园区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首次认定的规上工业企业奖励10万元,除一次性资金奖补外,规上企业在购置生产设备、研发投入、融资贷款等方面也享有一定补助,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加力鼓劲。

好的投资兴业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吸铁石”、最重要的竞争力。环境一小步,经济一大步。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实现了以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15.5亿元、增长6.5%,增速排全省第7位、是2018年以来最好位次。

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再接再厉,把优化“两个环境”作为硬任务来抓,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打好优化“两个环境”的攻坚战、持久战,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培厚高质量发展土壤。(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