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勇者”警惕食菌中毒

发布日期:2024-10-30 08:4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温馨提示:近三天,市内多人出现食用野生菌引发食源性疾病,再次特别提醒,居民严禁采摘、食用野生菌,严防误食野生菌引发食源性疾病。请社区居民务必注意食物安全。”近日,我市不少居民微信群里都收到了社区对严禁食用野生菌的温馨提示。

近段时间,我市多地野生菌疯狂生长,不少喜欢野生菌鲜美味道的市民,便去公园、林间采摘,或者从路边摊购买。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野生菌虽美味。食用野生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中毒。

“熟悉”的野生菌仍不能食用

近日,家住东南片区某小区的市民邱女士就因吃了捡来的野生菌住进了医院。

“从前只知道‘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的民谣,我觉得自己平时各种菌子看得多,能够辨别菌子有没有毒性,这次还以为捡到的是高营养的芝麻菌,是无毒的,谁知还是‘中招’了,真不该随意采摘野生菌吃。”10月28日,记者电话联系上邱女士,她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散步时,发现林间长出了不少野生菌,样子跟菜市场上卖的差不多,颜色也是正常的乳白色,就认为这些菌子是无毒的,捡了不少回家。

第二天,邱女士把野生菌煮成菌汤,觉得味道非常鲜美,一口气喝了两碗。没一会,就感觉头晕。于是,她躺着休息一会,想缓解一下,谁知头更晕了,且浑身没有力气,并伴随上吐下泻,甚至出现幻觉,嘴里呓语连连。邱女士的丈夫吓坏了,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经过紧急治疗,邱女士目前已经康复出院。她表示很后悔,以后再也不捡野生菌吃了,也希望她的遭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记者了解到,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铁及多种微量元素,且脂肪含量极低,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但有毒野生菌的种类也较多,如果误食,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性命不保。

医生提醒:对野生菌做到“三不”

野生菌中毒有什么症状?

“目前毒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陈娟告诉记者,毒菌毒性成分复杂,一般发现的野生菌中毒症状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肝脏损害型等,而肝脏损害型最为凶险,致死人数最多,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

陈娟提醒市民,对野生菌要做到“三不”。即不采摘: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菌。不购买:不要在路边摊随便购买野生菌,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菌,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不食用:家庭要慎食野生菌,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菌,以确保饮食安全。

那么,市民如果发生野生菌中毒后,该如何采取紧急措施?

陈娟说,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在医生救治之前,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还应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此外,还要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