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由各大中医医院推出的各式中药代茶饮产品火了,成为与网红奶茶、咖啡等并列的时尚饮品。
在广安,中药代茶饮也火了起来,但市中医医院医生提示,尽管中药代茶饮以饮品形式呈现,但其本质仍属于中药范畴,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饮用。
医院:中药也能当“茶”喝
一提及中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苦,中药代茶饮的口感却不一样。从事传媒行业的段女士常常加班,身体渐渐处于亚健康状态,最近的中药代茶饮火了,她也想尝试一下,近日便在市中医医院购买了几包“乌梅汤”。
“这个‘乌梅汤’喝起来味道酸甜适中,有一股淡淡的药香,打破了我对传统中药的看法。”段女士说,比起奶茶店的酸梅类饮品,医院配制的“乌梅汤”喝起来更清淡、更天然。
记者在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看到,一旁的桌面上摆放着免费的中药代茶饮,不时有市民前去咨询、品尝。
“我们医院配制的‘乌梅汤’,有助于活血益气、降脂减肥。”市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贺哲林说,“乌梅汤”出自明代著名医家方贤著的《奇效良方》,有生津止渴、行气开胃之功效。市中医医院今年推出的“乌梅汤”2.0版本则在原方的基础上,结合广安气候特点进行了改良。
中药不再“药”感十足,而是对传统药方的改良与优化。除了乌梅汤,市中医医院还推出了美容养颜茶、护肝消脂茶、防困三宝茶等系列中药代茶饮,这些茶饮与中药相比,颜色更清透,味道更适口,气味更芳香。
除了市中医医院,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广安区人民医院、广安区妇女儿童医院等也纷纷推出了各种中药代茶饮,极受市民喜爱。
市民:口感不错还养生
市中医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彭晰介绍,中药代茶饮购买者以年轻人居多,其中女性购买者占比更高。
中药代茶饮,对治未病、预后调理以及养生保健有一定的作用。彭晰说,这种茶饮以其便捷、健康的优势切中了当下年轻人的“养生”心态。
市中医医院推出的中药代茶饮自今年5月上线以来,很受市民欢迎,目前已累计卖出8000余剂。
“从今年5月开始,我喝了15副‘乌梅汤’,再结合健康饮食,现在瘦了8斤。”网友“悟空”留言点赞。
刘女士是一名上班族,前期随着夏季的到来,“蒸笼”一般的高温天气让她感到疲惫、食欲不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市中医医院上线了“乌梅汤”,便尝试购买来喝。
“喝了两天,感觉中药代茶饮不仅味道好,解暑效果也很好。”刘女士逐渐用“乌梅汤”替代了日常的咖啡、奶茶。
中药代茶饮推出后,获得众多广安市民的喜爱,市民也留言提出了新的期待。彭晰说,针对市民需求,市中医医院未来还将推出养发饮等更多品种的中药代茶饮。
提示:因人而异勿跟风
医院推出中药代茶饮,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养生方式,推动中医药养生理念深入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药代茶饮以饮品形式呈现,但其本质仍属于中药范畴。
“所以我们要纠正一个误区。”贺哲林解释说,“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中药代茶饮,比如‘乌梅汤’就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饮用。”
贺哲林提醒,医院配制的代茶饮所有原材料都是按照药品的标准配伍的,虽然这些药是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但是药品的标准要高于食品的标准,无论是市场上售卖的代茶饮,还是医院配制的代茶饮,建议市民都要咨询医生后再饮用。
另外,茶饮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代替药物,不能代替正规的中医治疗。贺哲林说,养生的重点仍然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一味依赖中药代茶饮。若身体持续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调整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情绪状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确保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广安日报记者 侯懿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