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广安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27日
为促进《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4〕27号)在我市落地落实,推动广安外贸规模上新台阶、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效益更好显现,助力构建和加快形成全域开放新态势,结合我市外贸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7年,全市外贸规模稳步提升,货物进出口总值达到70亿元,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外贸总量位列全省第二梯队。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7亿元,货物贸易实绩企业突破100家,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开放平台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力不断迸发,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二、工作内容
(一)夯实外贸发展基础。
1. 提升优势产业外向度。提升绿色植保、轻纺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火锅食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外向度,鼓励优势产业企业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发展外贸进出口业务,稳定和扩大优势产业出口规模。依托广安龙安柚、柠檬、广安蜜梨、邻水脐橙、武胜大雅柑、广安青花椒、广安松针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鼓励农产品经营企业对接国际标准进行种植、生产和加工,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广字号”农产品及加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广安海关、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2. 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广安经开区、广安临港经济开发区、前锋工业园区、华蓥山经济开发区、岳池经济开发区、武胜经济开发区、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园区平台,开展上下游企业配套招商,承接绿色化工、装备制造、轻纺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节能环保、新材料及新能源等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核心产业链。依托川渝高竹新区、广深产业园、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产业园、南浔·广安产业园、川港(广安)合作产业园等跨区域合作平台,积极承接川渝、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产业转移,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合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3. 壮大外贸主体队伍。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工程,建立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库,推动诚信化工、利尔化学、嘉逸志友、安泰茧丝绸、福辉鞋业等企业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支持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微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增强外贸发展后劲。鼓励潜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加快培育一批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相互融合的新外贸主体。支持腾扩发、中亨鞋业等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进和培育加工贸易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平台企业、高能级国际货运和物流集成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合作局、广安海关、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管委会〕
(二)持续优化贸易结构。
4. 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支持外贸企业采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引导诚信化工、利尔化学、沃肯新材料等企业在境外开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许可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加大研发和技改经费投入,支持各地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提高中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强重点国别市场研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成员国减税、原产地规则等条款,提升优势产品区域市场份额。支持各产业园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绿色化转型,支持绿色低碳企业扩大贸易规模。深入挖潜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扩大服务进出口总值。〔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广安海关、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5. 稳步扩大进口规模。支持“广安用”产品“广安进”,鼓励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优质消费品经由广安企业(单位)直接进口。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消费品博览会等展会平台,深化与境外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对接合作,扩大优质产品进口。鼓励广安邦斯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广安刺克果业有限公司加大水果进口规模,推动建设进口水果加工基地、进口水果专卖店。与成都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合作,打造进口商品销售中心,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推动广安港发挥水运资源优势,积极开拓粮油、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鼓励正大、万千饲料、医疗机构等自营进口粮食、医疗器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供销社、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6.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外贸企业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支持嘉逸股份、安泰茧丝绸等有条件的外贸企业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鼓励福辉鞋业、和盛鞋业等外贸代工企业与国内品牌商合作,从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转化。推动中兴绿丰、广安鑫农、岳池特曲、银丰食品、毛哥食品、蓥山记茶叶等内贸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本地内贸企业和电商平台自营进口优质商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高品质需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三)提升贸易发展能级。
7. 建设高层级平台载体。深化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安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金融创新、政府治理、法治服务等方面探索创新。推动建设川渝毗邻地区开放合作高地,支持川渝高竹新区建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公用型保税仓库等开放平台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省级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发挥平台聚集效益,带动我市主导产业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广安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8. 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推动跨境电商新模式与优势产业联动,打造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融合发展的标杆企业,建好广安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源头工厂”与国际贸易主体间的供需对接,推动“广安产”“广安造”产品销往全球。推动跨境电商高水平发展,努力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广安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9. 发展市场采购贸易。依托成都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因地制宜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深化市场采购贸易区域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市场采购主体备案,成为市场采购贸易供货商,带动特色优势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推进市场采购贸易与广安特色产品深度融合,向品质化、品牌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申建市场采购贸易“一区一品”特色区(县)。〔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10. 扶持壮大外综服企业。推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广鸿国贸加快打造广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安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更好发挥孵化带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作用。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龙头企业相结合,支持广安港等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开展外综服业务,提升服务能级。〔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四)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11.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持续参与“川行天下”市场拓展活动,深入开展“广货走四方”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加博会、消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和各类经贸交流活动,广泛对接海外市场。鼓励企业组合应用大数据、5G、VR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线上展会、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多种渠道,持续深化与欧盟、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加快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打造全方位、多元化国际市场格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广安海关、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12. 建设国际营销体系。鼓励企业以合作、自建等方式,在国(境)外建设国(境)外展示交易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维修服务中心等国际服务平台,开展仓储、展示、批发、销售、接单签约及售后服务,完善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整合进出口商会、外综服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等优势资源,拓宽线上营销渠道,大力发展数字化营销。支持企业在欧美等传统市场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布局海外仓,鼓励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主体大龙网集团共享现有海外仓资源。〔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13. 用好物流大通道。支持前锋商贸物流园区打造国际铁路物流港,有效融入蓉(渝)新欧、南向通道、中老铁路等物流大通道,为货物进出口提供便利和支撑。支持广安港参与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与重庆果园港、龙头港、长寿港等内河港口分工协作,建设区域性重点港口,支持开通更多外贸航线,有效融入江海联运。做好“水陆空”物流运输的提前规划,支持培育专业物流企业,支持开行至上海、广州、深圳、霍尔果斯、阿拉山口、钦州港等地的公路外贸物流专线。〔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优化出口退税事项办理流程。推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关银一KEY通”等政策实施。深入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引导广安协同改革先行区各落地片区(区块)复制推广全国、全省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成果,积极探索制度性创新措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广安海关、市税务局、人行广安市分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二)优化外汇和金融服务。推动银行机构创新执行各项金融政策,对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汇率避险、跨境融资等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外贸主体获贷能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用好外贸专项政策性金融信贷额度,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到2027年小微企业覆盖比例提升至50%。积极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首办户”,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面,为中小微外贸企业在投融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更大便利,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人行广安市分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三)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严格执行国家出口管制政策法规,规范和促进合规贸易。不断优化贸易调整援助、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等公共服务,指导企业妥善应对不合理贸易限制。加强国际经贸规则跟踪和政策解读,及时向企业发布贸易摩擦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规避风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广安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中央、省和市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外贸基地打造、平台载体建设、新动能培育、引育主体、市场拓展、开展培训、出口信用保险、汇率避险等工作。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高竹新区要因地制宜,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形成更大叠加效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
(五)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商务、财政、海关、税务、外管、贸促等市级部门要用好对外贸易创新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做好外贸护航工作,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农业农村、经信等部门,要引导农业经营单位、工业企业大胆“走出去”,会同商务部门帮助具备条件企业开展自营外贸业务或借助第三方开展外贸业务。经济合作部门要大力招引外向型实体企业和出口导向型龙头企业。市商务局要加强统筹协调,不定期开展分析研判、调度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高竹新区要采取务实管用措施提升本地外贸进出口规模和发展质量,为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合作局、广安海关、市税务局、人行广安市分行、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