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开心农场”产业项目

乐了游客 兴了乡村

发布日期:2025-04-04 11:2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游客在“开心农场”种菜。

最美人间四月天。

四月的广安,风景宜人,美不胜收。山居小憩,乡村怀旧,国风潮玩,电竞之旅,为“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注入新的内涵。

从今天起,广安市融媒体中心全平台推出“看,文旅焕新”专栏,聚焦这些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在这个美好季节,开启一场与广安的浪漫约会吧。

3月27日,晨光破晓。岳池县花园镇万寿桥村党支部书记曾敏一早就来到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换上筒靴、拿起锄头,快步走向“新办公点”。

“新办公点”就在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后方。放眼望去,一块块大小不一、规划整齐的方形田地里,种植了丝瓜、四季豆、西葫芦等蔬菜,充满生机。

每块田地周围用木栅栏进行了分隔,栅栏上竖着标识牌,标注着菜地的主人、联系电话、合租周期、菜地编号等信息。

曾敏仔细查看蔬菜生长情况,确认无异常后,便将当天需要准备的有机肥、水桶、锄头等摆放整齐,供前来种地的游客使用。

虽然忙碌,但曾敏干劲十足,“这是村上盘活闲置土地,新打造的农旅融合项目——‘开心农场’。”

万寿桥村户籍人口2686人,过去村上缺乏产业,集体经济较薄弱,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常住人口只有800人,部分土地闲置。

“这几年各村都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我们自然不想被甩在后面。”曾敏介绍,万寿桥村地处省道203沿线,离城区只有3公里,紧邻沪蓉高速岳池出口,这里车辆众多、人流密集。发展近郊农旅产业,有优势、有资源。

凑巧的是,2024年9月,花园镇规划万寿桥村未来产业时,也将近郊农旅产业规划为该镇的主导产业。镇党委书记陈凤玲找到曾敏商议,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

具体怎么干?陈凤玲提出了一个设想:“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较大,闲暇之余,热衷到农村体验农事生活,我们何不利用村上的闲置土地,效仿网络游戏‘开心农场’,打造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在征求万寿桥村村委会、村民意见时,大家都举双手赞成。

“把闲置土地统一流转,发展村集体产业,我们不仅每年每亩地能得到600元的土地流转金,产业壮大了,还能反哺大家,何乐而不为?”唐永明、杨文碧等万寿桥村村民积极响应。

说干就干。2024年10月,万寿桥村把争取到的10多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开心农场”建设。全村人激情满满参与到建设中,挖沟、平地、建水池……今年2月17日,万寿桥村“开心农场”项目正式开园。

“‘开心农场’项目把流转的10亩土地划分为91块,面积在20平方米至70平方米不等,由村集体运营。”曾敏介绍,游客以租赁的形式“认领”地块,按需求选择自种自管或代种代管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菜园。

自种自管模式,收费为每平方米土地每年租金10元,由认领者自己管理;代种代管模式,收费为每平方米土地每年租金30元,由村上安排“金牌”代管人管理,村上有偿提供应季种植的蔬菜苗、有机肥。认领地块后,认领者可通过监控远程了解菜园的生长情况。到了收获期,可以将成熟的蔬菜采摘回家。

“自己种的菜更新鲜、更放心。”岳池县九龙街道退休职工吴先生在“开心农场”开园时认领了一块菜地,面积54平方米。每天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后,他就骑自行车到农场打理菜园,“我种植了海椒、西芹等10多种蔬菜,完全能满足一家人的蔬菜需求。”

开心农场开园不到50天,迎来大量游客,规划的91块地已被认领61块,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万元。

“‘开心农场’项目开创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探索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一次有效实践,进一步激活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岳池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游鸿淇表示,万寿桥村位于城域三产融合发展片区,该片区旅游资源丰富,三产融合特色鲜明,建成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接待点20余个,资源禀赋好、游客流量大,发展农旅产业得天独厚、前景广阔。

利好接踵而至。由于“开心农场”项目市场反响较好,岳池县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匹配专项资金,用于扩建二期项目。

“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00多万元,流转土地40亩,新增开心广场、开心乐园、开心食堂3个区域,各区域分别以体验农耕文化、品尝农家菜、亲子游玩为主题进行打造,将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曾敏对未来充满期待,“待今年6月初二期项目投运后,预计村集体年增收超过10万元,带动1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特约通讯员 刘婧 广安日报记者 胡青青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