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搪瓷博物馆一角。广安日报记者 范聪 摄
经过22个月的精心打造,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将于4月29日正式开放。届时,10个展馆、12万余件藏品将勾起参观群众的美好回忆。
该博物馆聚落串联协兴老街、文博新街、北山小学堂等建筑,包含对视—镜界体验馆、连环画博物馆、搪瓷博物馆、票证故事展、老课本博物馆、协兴史迹陈列馆、川剧博物馆、飞跃巴蜀9D体验馆、生活改变(1978—2024)、四川革命故事(1921—1949)10个主题展览馆。
为进一步了解该博物馆聚落各展馆的建设情况,4月22日,记者跟随该博物馆聚落讲解员胡明琴,一起走进这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时空,开启了一场“怀旧+潮玩”的探馆之旅。
藏品丰富 饱含生活印记
一张60元的门票,即可从上午9点畅游至下午5点30分,能够让游客在搪瓷杯、连环画、川剧头冠等展览藏品中,寻找到与自身产生共鸣的片段。
旅程始于“对视—镜界体验馆”,当记者踏入展厅的瞬间,便被变幻多彩的镜像世界包围,再往里走,仿若进入一片镌刻时代印记的“镜面丛林”。
同样充满“魔力”的还有连环画博物馆。进入馆内,从青铜纹样看到小人书,在方寸画纸间品味千般故事,让人深入了解连环画的起源、演变和艺术风格。
来到川剧博物馆,则见一顶巨大的武旦帽盔门脸,其后是24尊栩栩如生的角色方阵,里面更有绚丽戏服与泛黄剧本等物品,可谓一馆看尽巴蜀戏韵。
在约900平方米的搪瓷博物馆里,从珐琅奢侈品到家家搪瓷杯,不同用途的搪瓷制品集中陈列,有的甚至铺满了墙面,蔚为壮观。
接着转入票证故事展,充满年代感的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等,红绿交错的大小纸片,令人目不暇接,充盈着票证时代的市井烟火。
老课本博物馆中,从历史科举文献到上世纪80年代的课本,近2.2万本教材的堆叠让人想起“背起书包上学堂”的青春年华。
…………
胡明琴介绍,一鼓作气逛完10个主题展览馆,最快也要用时3小时。这匆匆的“旅程”,足以让人惊叹馆中藏品的精细与浩瀚,其中更多细节,值得让人多次观看。
文化传承 历史照亮生活
记者探馆之时,恰巧遇到老课本博物馆内容设计负责人颜奇,他正在为博物馆聚落的9名讲解员讲述馆内藏品背后的文化脉络,让大家进一步熟悉掌握各展馆历史背景、文物故事及互动设备操作规范。
颜奇从清代科考状元王寿彭的《殿试策》引申到其科考趣闻,从《华英初阶》藏本讲述商务印书馆120年前的转型传奇等故事。“要在有限的展陈空间描述或展现更多的文物和文化融合的故事,讲解至关重要。”颜奇说。
胡明琴也认为,讲解需要“超纲”,才能让游客获得更佳体验。比如:连环画博物馆的《绘图千字文》为何能够成为三级文物?川剧博物馆中,朱铁雄捐赠的舞狮头有何渊源?川剧在广安如何传承?岳池灯戏有何特点?搪瓷博古馆里各色杯子上的厂标,又记录着怎样的时代变迁?……
各馆内设置的“潮玩”装备,增强了与游客的互动体验,也让历史更鲜活。在飞跃巴蜀9D体验馆,感受令人激动的“时空穿梭”,在低沉的“叩叩叩”声响中对话往昔;跟着比划动作,就能用AI生成专属连环画;在人群中,跟着荧屏来一次川剧表演初体验……
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的10个主题展览馆,已然焕新登场,期待着四方游客光临。
“4月29日,欢迎大家来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用脚步丈量历史,让历史照亮生活。”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相关负责人热情地发出邀请。(见习记者 邓林灵 刘岚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