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各地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快速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繁育基地科技含量低、建设水平不高,花街花道质量不高,花村栽植不到位、质量不高、不规范,繁育基地与花村、花海建设结合不紧密,布局较分散,集聚示范效应不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建设标准,打造高水平花卉苗木繁育基地
(一)精选育苗基地,完善基础设施。花卉苗木繁育基地选址要在交通方便、靠近水源、能排能灌、土地相对平坦、地势开阔、立地条件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区,最好在城郊或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要加强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生产道路、排灌系统、苗圃土地标准化整治、旅游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建设钢架大棚、温室、自动调温控湿、浇灌等现代化固定育苗设施,建立设施化繁育基地。
(二)优选优育品种,提高科技含量。培育具有市场前瞻性的花卉苗木品种,重点培育花色鲜艳、花型奇特、花期较长的品种。既要注重引进优良品种,又要因地制宜开发本地品种;大力推广运用组织培养育苗、种子自繁自育,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全面推行营养袋苗、营养钵苗、轻基质苗,不断提高育苗科技水平,增强苗圃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逆能力。
二、实施精品工程,使花街花道花园成为城市靓丽风景
(一)科学规划设计,提高建设档次。对新建花街、花道高规格进行规划设计,注重乔、灌、草结合和树、竹、花结合,在色彩搭配、季相转换、立体效果上下足功夫,力争做到每条街(道)造型美观、风貌各异,体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风格。
(二)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建设质量。花街、花道、花园建设要精心挑选品种优良、造型优美的花卉苗木,对冠形是否圆满、所带土球是否够大、有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苗木质量严格把关,不得将低劣苗木用于城市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多栽植草花,把花街花道建设成为城市的优质工程、民心工程、标志工程,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
(三)精心栽植管护,确保建设成效。按照“七分苗木、三分栽植”原则和 “花要开花、草坪要平、树要有势”的要求,严格按规划设计开展地形地貌打造、整地、打窝、栽植。在栽植过程中,要清除石块和杂物,填埋种植土,注意植物正斜、朝向,使地貌高低起伏、线条自然流畅、株行距均匀合理,并做好栽植后的修枝整形、抗旱排涝及管护工作,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三、坚持整体推进,使花村花海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一)规范花村建设,绿化美化乡村。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下,坚持户均栽植木质花卉不得少于5株的基本要求,农民房前后空闲的土地做到应栽尽栽,尽量绿化美化。村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能够栽植的地块要应栽尽栽,并力求成团、成片。花村建设要与花卉苗木繁育基地、花海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要严格加强质量监管,坚决防止将低劣花卉苗木转嫁农村,降低花村建设质量。
(二)科学打造花海,促进乡村旅游。花海打造要做到精心设计、科学规划,打造真正引人入胜,又能够使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一是建设要有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独具特色,与众不同。二是注重建设质量。以最好的花卉品种、最好的苗木质量、最好的工程建设,打造一流的花海工程。三是搞好配套建设。要配套完善水电气路、厕所等旅游基本要件,方便人们前往参观旅游,利于行、便于宿、留得住。
四、集聚各种要素,实现花旅融合发展
花村、花海要与花卉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紧密结合,集聚生产、商品、旅游等属性于一体,将年度建设任务重点安排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或城郊等区域,实行集中打造,发挥规模示范效应,做到与助农增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发展。
广安市林业局
2020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