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枣山园区、协兴园区、华蓥山景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应急救援整体能力水平,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提供坚强保障,现就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决策部署为统领,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统筹力量、加强队伍管理、强化政策保障,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到2021年,建成一支体系完备、指挥顺畅、专业精准、协同高效,能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救援任务需要的广安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二、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
(一)加强专业攻坚力量建设。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防救援队伍“两严、两准”的指示精神,持续推进特勤和普通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2019年底前,依托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完成组建水域、化工、高层、地震地质、交通事故等专业救援队;各区市县(园区)根据本地实际,组建相应的专业救援分队。2020年底前,各专业救援(分)队按照标准配齐装备器材。各专业救援(分)队需坚持常态化练兵的机制,每年至少进行1次实战演练,切实提升专业救援能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救援装备和战勤保障建设。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将规划建设消防站的建设用地纳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动广安市消防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场建设和现有消防救援队站升级改造。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制定出台的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计划、规划等,切实满足应急救援任务需要。整合优化现有资源,进一步拓展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和扩大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市、县两级加快建立应急状态下的食品、大型机械等联储、联运、联调保障机制,实现重大灾害事故应急物资快速投送。
(三)加强消防职业保障建设。按照《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中办发〔2018〕50号)的原则和目标,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生活待遇保障、职业荣誉保障、社会优待保障、科技和人才保障、财政预算保障等政策措施。
三、加强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一)加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按照《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的标准,全市17个国家、省级重点乡镇2019年内建成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并投入执勤备战,逐步实现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规范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录,明确身份属性、日常管理、职级晋升、伤亡抚恤、退休保障等制度。强化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保障工作,确保政府专职消防员的保障水平不低于当地特巡警,并逐步推行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一体化保障”,为政府专职消防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着力解决政府专职消防队“人才难留”的难题。同时,督促指导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仓库、基地等单位,依照《消防法》的规定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单位的火灾危险性配置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配备专职消防队员。经验收投入使用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不得擅自撤销。各地应积极探索走政企联建的路子,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二)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督促指导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居民社区、公安派出所以及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危险化学品等各类园区按照“应建必建”的原则和标准要求,在2019年底前建成微型消防站并配齐装备器材。消防救援部门负责加强对微型消防站的业务培训和调度指挥。
(三)加强消防文员队伍建设。各级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本级需求,公开招考、择优选用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消防文员,从事接警调度、辅助执法、消防宣传、社会培训、档案管理、窗口受理服务等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强化对消防文员的职业保障。
(四)加强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负责统筹协调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依法依规统筹指导各地民间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加强各自职责范围救援和保障队伍建设。
四、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信息系统建设。各地本着“信息共享、服务社会、规范行为”的原则,统筹现有资源,建立智慧消防应用平台、大数据平台等防灾减灾救灾信息系统,加强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机制,打破行业部门之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强化信息互连互通互享。
(二)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各地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领导指挥机构,统筹各专项指挥部和相关部门职能,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重大灾害事故预警响应、应急处置、领导指挥体系,做到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根据应急管理部要求和救援机制转型升级的需要,依托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现有指挥网络,全面建成广安市应急救援实战指挥平台,并接入上级数据中心,实现联网运行。通过指挥平台,明确全市境内救援力量之间的隶属、配属、支援、协同、指导和协调等纵向和横向指挥关系。
(三)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消防救援部门负责承担起应急通信的保障任务,立足野外作战需求和路断、电断、网断等极端情况,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关键通信装备实现支队、大队全覆盖,固化形成适应各类灾害处置的应急通信保障模式。公安、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和通信运营商充分发挥在应急通信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整合资源,完善预案,为应急通信提供支撑。
(四)加强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负责统筹建立健全人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指挥人才建设、管理人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等方面建立选拔、使用和保留制度,着重突出职业化发展方向。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牵头成立广安市应急救援专家组,并定期召开专家组联席会议,依托专家组定期举办特殊灾害处置和特种灾害事故救援战例研讨及专业技术培训。
2019年11月22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