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广安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在广安召开。会上,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天府第四中学校(以下简称“天府四中”)、重庆市第八中学校(以下简称“重庆八中”)、广安友谊中学负责人围绕教育协同发展作交流发言。跨市域、跨省域合作办学有哪些新突破?接下来如何推动试验区建设?校际合作又将如何深化?
广安日报记者摘取部分主题发言,以飨读者。
张建超
广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超:
聚力发展赋能 推动效能跃升
一年来,广安坚持“背靠成都、面向重庆、融入双圈”工作取向,按照“迭代升级、支撑有力、走深走实、可感可及”总要求,引入成都七中、重庆巴蜀等川渝优质学校,让广安学子在家门口即能共享川渝名校教育资源。在“求突破”方面,广安从顶层设计上抓推动、从合作模式上抓创新、从协同联动上抓长效,试验区建设活力迸发。
为进一步推动跨市域、跨省域教育合作走深走实,广安将聚力发展赋能,推动试验区建设效能跃升。
坚持高扬龙头。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入规开建,广安将主动作为、协同发力,把“三名”办学模式做深做实,如期实现筹建目标。同时,加速推进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职教本科创建,推动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院建成投用,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学科专业架构、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夯实基点。用好用活全省网链共享计划和渝广教育合作成果,打造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集团化办学范式;细抓学前教育发展“提优要事”,擦亮广安学前教育名片;重抓义务教育提质“惠民实事”,破解义务教育“豆腐腰”问题;狠抓高中教育发展“振兴难事”,推进优质学科集群建设。
狠抓内涵提质。突出科技教育进校园,注重发挥教育科研智库作用,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推动“大抓教育质量”在广安各级各类学校蔚然成风。
张显国
天府四中教育集团领航校长、天府四中党委书记张显国:
聚焦“四大路径” 助力协同发展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铭记“饮水思源”精神,以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广安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四川省教育网链计划的领军学校,天府四中将重点聚焦“理念共生、师资共培、课程共构、活动共融”四大路径,支持广安基础教育,助力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理念共生,以“优质+”构建教育新生态。以“优质+”的办学理念引领广安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特别注重“优质+均衡”“优质+特色”“优质+共生”,协同推动广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师资共培,以“四大工程”激活教师动能。通过教育家精神强师铸魂行动,以“师资共培”为核心战略,系统推进“四大工程”,构建跨区域引领办学的新样态。
课程共构,以“拔创人才”提升育人水平。协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体系,推动广安基础教育再上台阶;协同推进“5+3+4”的课程统整改革,以分层分类教学适配学生个性化需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协同构建“融合课程群”,在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推动学科深度融合。
活动共融,以“学术活动”发挥引领作用。以学术活动为牵引,搭建跨区域学术平台;通过AI技术、云端课堂等载体,推动广安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共同开展“饮水思源”主题研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周迎春
重庆八中党委书记周迎春:
辐射提质增效 资源共享共融
在国家推动川渝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打破地域壁垒,通过组建跨省域“教共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融。这既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教育担当,更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新探索。
为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广安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上个月,重庆八中与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以广安友谊中学官盛校区为合作办学主体,命名为“重庆八中广安友谊学校”,纳入重庆八中管理体系。面向未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深化实践。
创新教育治理模式。注重理念的更新、管理的变革、资源的共享,寻求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管理理论支撑,以优化集团生态,更好适应当地发展需求。
深化教研协同创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双城教研联合体”,通过项目共研、师资共育、课堂共诊,打造当地教育的新生态。
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打造智慧教育共同体,持续加大对智慧教育网络的投入,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库,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提升优质教育辐射效能。
跨省办学不是简单复制的搬运,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重庆八中将以办好重庆八中广安友谊学校为基础,建设成为“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做好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广安市基础教育提质发展,让巴蜀大地的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冯渝
广安友谊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渝:
深化校际合作 共筑教育未来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引领下,广安友谊中学主动进位,以协同创新驱动育人方式变革,助力川渝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基层实践典范。近年来,广安友谊中学通过校际协作破壁、教研资源共享、名师领航共建三大路径,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取得实质进展。
当前,教育一体化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广安友谊中学将以更精准的办学定位,在战略赋能中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打造成渝教育协同发展新样板。持续深化川渝名校战略合作,依托AI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共建分层分类教学库和跨区域学生成长共同体,实现课题共研、跨区域视野人才共育,形成可推广的“川渝经验”。
全面响应网链共享计划战略。以“新高考学科全覆盖、效能精准提升”为目标,全力推进网链共享计划提质增效。加强同成渝两地学科基地校联动,共建“资源立方体”,实现全学科优质资源的持续产出。
提升教育品质更好回应群众期盼。深化“教育惠民”实践,依托省市区三级教研体系和线上平台扩大示范课程等合作成果覆盖面,协同合作学校开发、推广生涯规划测评、学情大数据分析方案,助推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公共服务产品。(广安日报记者 王珂宇/文 康建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