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同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都不互认,既浪费时间精力,又多花不少钱,现在实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真是太好了。”9月22日,在邻水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刚完成检查的周伟说。
近年来,川渝两地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让检查信息在不同医院顺畅流通,患者不用反复检查,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经济压力。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落地
受腰部疼痛困扰3年的周伟,四处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无奈之下,周伟前往重庆大坪医院寻求专业诊疗,先后做了腰椎CT、核磁共振等检查,被确诊为因剧烈运动导致腰部损伤引发的腰椎间盘突出。因工作原因,周伟决定回邻水县治疗。
9月22日下午,周伟拿着重庆大坪医院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来到邻水县中医医院就诊。令周伟没想到的是,医院认可了周伟在重庆的检查结果,为他省下了近500元的检查费用。“以前,很多医院只相信自己的检查设备,即使带着近期检查资料,也只能按照医院要求重新检查。”周伟说。
享受如此“便捷+省钱”医疗服务的,远不止周伟。截至目前,邻水县已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互认,实现互认检查检验结果2.33万人次,互认金额达422.6万元。
“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是指不同医疗机构相互认可检查检验结果。在2023年年底之前,医疗机构之间数据尚未完全打通,导致大多数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不能认’。”邻水县卫生健康局医政股负责人李章鹏介绍,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可以避免重复检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支出,同时节约就诊时间。
政策保障互认之路稳步前行
今年5月30日,川渝两地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川渝两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目前,川渝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从80项增至141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由45项扩展到81项,互认项目总数达222项。参与“互认”的医疗机构中,四川有741家,重庆有194家。
“邻水县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响应,邻水县人民医院、邻水县中医医院等四家医疗机构完成了检查检验结果调阅互认平台接口改造,已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实时调阅。”李章鹏表示,“川渝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大平台正在建设中,数据打通后,川渝两地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都能进行调阅。”
邻水县中医医院是首批“互认”医疗机构。早在2016年,该院就开始准备开展国家室间质评工作,2018年参加省市室间质量比对,为检验结果互认筑牢基础。
“现在,患者带来有‘川渝HR’字样的检查检验资料,我们医院和医生都是认可的。”邻水县中医医院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敬谭表示,患者通过手机展示就诊报告也能互认。“对于医生来讲,能及时掌握患者既往诊疗情况,就能快速对患者进行分诊治疗,极大缩短就诊时间。”敬谭说。
不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非“照单全收”。“前提是结果准确可靠,患者病情也可能发展变化,所以有一定时间限制。”邻水县中医医院医教科刘建刚表示,该医院制定并印发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明确了互认范围、条件和程序等关键要素。川渝相关部门联合公布222项互认项目,均纳入互认范畴,做到了应认尽认,惠及广大群众。(邻水融媒 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