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扫追溯码 药品辨真假

发布日期:2025-07-07 08:5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7月2日上午10时,在广安区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剂师正在为患者张某某取药。与往日不同,药剂师在发放药品前多了一个关键步骤——用追溯码扫描仪仔细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随着“嘀”的一声,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这盒药的完整流通信息。“现在买药不仅要刷医保码,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也要扫描登记。”药剂师说。

根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全国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全流程记录药品的购进、使用、库存以及追溯码等信息,执行“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

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由生产企业在出厂时赋予,包含药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通过扫码,可实现药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能精准识别药品真伪,有效防范非法渠道药品流入市场、欺诈骗保等问题。

“过去我们主要防范医保卡盗刷等问题,现在通过药品追溯码管理,能更精准地打击‘回流药’‘串换药’等新型骗保行为。”该医院医保物价科负责人李林介绍,“回流药”是指一些不法分子回收已报销的药品再次销售,“串换药”则是用医保基金报销高价药却给患者低价药的行为。

记者了解到,该医院药库实行严格的药品追溯码三级管理流程。据该医院药剂科负责人符雯婷介绍:“我们实行三级扫码管理,首先是药品到货时扫描外箱大包装码完成入库;其次是拆零时扫描中包装码;最后是药房发放药品给患者时,必须扫描最小销售包装上的独立追溯码。”

在取药窗口,刚拿到药的张某某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查询结果。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码,药品的生产批次、流通企业、入库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以前只能听医生建议,现在自己也能查证,心里踏实多了。”张某某说。

新规实施后,医保结算系统将自动校验药品追溯信息,对未扫码上传的药品不予医保报销。李林解释:“这就从支付端切断了‘回流药’‘串换药’的流通渠道,让违规药品无法通过医保报销。”(广安区融媒 张学玲)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