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三馆”,将成广安城市新地标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项目现场探访

发布日期:2024-05-25 06:1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一场三馆”设计效果图。(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提供)

项目名片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官盛新区,拟作为2026年四川省运动会比赛场馆之一。项目占地面积约308亩,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是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综合训练馆等为一体的广安奥体中心,建成后可承担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和田径、游泳等比赛项目,还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

承办一场精彩的省运会,场馆是重要载体。作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比赛场馆之一,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建设备受关注。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有哪些场馆?建设进度如何?具备何种功能?近日,记者来到该项目工地一探究竟。

每天200名工人施工

预计2025年底全面完工

当天上午,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地左侧展板上,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的时间进度计划一目了然;右侧工地上,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忙碌作业;通过无人机从高空俯瞰建设工地,综合训练馆的圆形地基轮廓已初具雏形。

“项目于今年4月1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土石方开挖、基础桩试桩施工及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何畔介绍,项目的临时办公区和工人生活区也已完工,为现场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项目,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体育运动实际需求的重大民生项目,也是城市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计划新建“一场三馆”,即1个2万个座位的中型体育场,4000个座位的中型体育馆、2000个座位的游泳跳水馆和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综合训练馆。同时,布局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三小球”场地等室外体育设施和地下停车场及其他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可承担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和田径、游泳等比赛项目,亦可有效促进广安与重庆大型体育融通互补,共同承接更多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和专项赛事,快速助推广安更好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为加快项目建设,我们成立了专班统筹规划,抽调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采取多项技术和管理措施加快施工进度,目前我们已投入大型机械设备30余台、运输车辆50余辆、专业施工人员近200人。”何畔坦言,按照目前施工进度,预计今年6月完成基坑支护及土石方,8月完成基础工程,9月完成地下室结构封顶,12月完成地上主体结构封顶,“整个项目预计2025年底完工。”

“华蓥红岩、平行岭谷”总体布局

尽显广安特色

广安是红岩精神发源地之一,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红色也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在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的设计理念中,处处体现着“广安红”。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采用‘华蓥红岩、平行岭谷’的总体布局。”何畔介绍,为展现红岩精神的场馆造型,以具有广安当地特色的红砂岩为形,扎根于山水之上,既象征着锲而不舍的红岩精神,也寓意积极进取的体育和时代精神。

“整个场馆内部,也延续着‘红岩’理念,室内设计以清爽舒朗的浅色为主,在猫洞入口等需要提示空间以红色点缀,呼应广安文化,使场馆更具动感,打造内外统一的室内公共空间。”何畔说,该项目着眼文脉传承,展现广安的山形水意与文化气质,让体育场馆形成独特地域文脉的物化传承。

“红色”为魂,“绿色”为底。在整个项目建设中,采用建筑策略下的绿色技术,兼顾经济性与美观性。通过场地分台减少开挖、合理的比赛大厅高度与形体、立面形体自遮阳、场馆局部自然采光通风、综合训练馆庭院拔风等被动“绿建”策略,降低场馆运营能耗,到达“绿建”二星要求。

“我们每天都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相关人员到岗履职,做到高标准设计、高起点管理、高质量施工,确保工程高质量建设。”四川西南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监淡泊明介绍,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引入了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项目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各工序和施工团队可以共享和传递信息同步施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还能更为准确地掌握施工进度。

“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组织、精细施工,按期推进各项工作计划,将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建成广安新的城市地标建筑。”淡泊明说。(广安日报记者 卢泠氚 )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