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春暖人间》在京演出现场。2024年底,该剧荣获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在广安市博物馆举办的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一角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进中书写。
翻开2024年广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卷,笔笔浓墨重彩,篇篇繁花似锦——
一场场接地气、扬朝气的宣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在干群心中;一篇篇喜闻乐见、沾泥带露的新闻报道,让广安好声音传遍賨城内外;一件件精彩纷呈、反响热烈的文艺作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多姿多彩……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奋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汩汩清泉浸润人心,如浩浩东风催人奋进。
高擎思想旗帜 深化理论武装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2024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安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主题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我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深学细悟,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带领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紧抓关键群体,推动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蔚然成风——
充分发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龙头作用,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0次。举办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市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4000余次。全覆盖开展列席旁听,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理论研究,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章《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广安高质量发展》在《四川党的建设》刊发。
把理说清、情聚拢、劲鼓足,让党的“好声音”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统筹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十二届省委和六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宣讲,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1300余场次。推进宣讲队伍提质增效,“一地一品”宣讲示范项目数列全省第2。创作展播“理响巴蜀”理论宣讲短视频,《我们村的“农二代”》短视频点击量破亿、居全省第1。“春天的故事”宣讲团走出去宣讲获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
2024年9月25日,邓小平图书馆多功能厅座无虚席,“思源大讲堂”2024年第六期专题讲座开讲。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任兼首席专家杨继瑞,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渝广同城融圈”为主题作专题讲座,让现场3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受益匪浅。
“认识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聊家风家训·谈古今风云”“普及健康理念·传播幸福之道”……2024年,市委宣传部邀请全国名家来广安开展“思源大讲堂”专题讲座10期,涉及教育、经济、文学、健康等多个方面,让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深入人心,为广大党员干群补足了精神之“钙”,铸牢了信仰之魂。“思源大讲堂”荣获2024天府书展优秀文化交流活动。
唱响主流旋律 服务发展大局
一个个紧扣中心的主题宣传,记录着广安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展现着广安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瞬间;
一道道运用融媒体技术烹制出的“新闻大餐”,让广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外拓展。
…………
2024年,我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声势,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让主旋律拥有高频率——
高质量承办四川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仪式,精心组织开展群众性纪念活动,高水平完成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缅怀馆改陈布展,广泛征集文物史料,新增邓小平同志相关珍贵文物藏品8362件(套),不断凝聚“共同富裕·共建广安”强大合力,续写更多新时代小平家乡“春天的故事”。
持续深入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
紧盯“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持续推出贯彻落实反响报道,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壮大主流舆论声势,策划开展“改革深化年”“同城融圈首位战略”“优化‘两个环境’”“‘三型’城市建设”和重庆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等重大主题宣传,拼搏氛围浓厚热烈、改革强音响彻全年,全市上下奔跑实干的精神状态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充分展现。
春节期间,精心策划文旅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总台等头部官方媒体12次报道广安春节文旅盛况,央视新闻直播团队走进沿口古镇开展30分钟全平台直播,超500万网民同时在线观看,主流媒体累计发布报道600余篇,全网总传播量达20亿余次。
对外宣传出圈出彩,广安好声音唱响中外——
提质更新《广土安辑 思源奋进》城市形象宣传片、《四季广安》画册等外宣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广安山水人文之美、昂扬发展之势、欣欣向荣之效。
成功承办“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主会场启动仪式,举办“万千气象看四川”专场新闻发布会,协助承办“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首次承接欧亚多国主流媒体来广集中采访,全年邀请中省主流媒体、海外华文媒体开展主题采访活动20余次,推出《四川广安:改革开放风正劲》等重磅报道。
广安改革开放成效持续受到关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川渝高竹新区重头稿件,央视总台《新闻联播》3次关注广安,《求是》杂志2期刊发广安稿件,新华社高频聚焦小平故里发展成效,30余家中省主流媒体转载推送纪念活动报道和广安高质量发展成效稿件200余篇(条)、浏览量超8500万余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发布信息7.5万余条、点击量超5亿人次,“小平家乡广安”“川渝高竹新区”频频成为主流媒体热词。
媒体融合走深走实,讲好区域联动发展故事——
抢占制高点、办好关键事,加快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运行,融合经验在全省交流。
建强用好“魅力广安”客户端,获评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二等奖、入选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突出网络平台。
培塑“安得评”时政评论栏目,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获广大读者好评。
做响“看见广安”宣传品牌,开设视频号和图片专栏,单条短视频全网传播量最高4000万+。
赓续历史文脉 繁荣文化事业
2024年收官之际,广安文化发展捷报频传——
话剧《春暖人间》获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川剧折戏《卖画拍门》《思凡》获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三等奖,广安市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
赓续历史文脉、传承文明薪火,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动广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土文化的“一池春水”被激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艺创作攀峰出彩——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我市不断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精品力作涌现,文化园地硕果累累。
协助拍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春天的故事》《走向大西南》等,组织话剧《平凡英雄》《春暖人间》到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大学、成都、重庆等地演出40场,观众反响热烈。
城乡文化蓬勃发展——
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武胜县成功争创全省特色区域试点,广安区县域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36名学生参加全省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获得16项荣誉,前锋区“非遗进校园·万人打连响”项目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岳池县入选全省首批县域试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首次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推荐6家影院加入人民院线,申报年度省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个。开展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总热度居全省第3,选送节目《雄山听潮》获评全省二等奖,“魅力村镇”“乡村文化能人”“乡村代言人”均获全省一等奖。“书香广安”建设扎实有效,我市被中国作协评为“全民阅读推广城市”,邓小平图书馆、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新华文轩广安书城分别获评“最佳图书馆”“最佳书香村镇”“最佳书店”,全市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化自信切实增强。
文旅产业焕发生机——
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新名片越来越响,敦煌石窟艺术特展、不夜城、沿口古镇、賨城里、低空旅游等相继开展、开城、开镇、开街、开飞,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点多面广、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市博物馆、文博公园、白塔公园建成开放,华蓥市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
高质量承办全国“和美乡村”文旅推介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等中省重大文旅活动,小平故里独特魅力向全国绽放。
文化之韵传播广安魅力,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广安优秀传统文化正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将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记录奕叶之盛,再踏传芳之迹。
培育时代新风 浇灌文明之花
在面对违法犯罪和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龙滕、陆九林两人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孝为先,以爱为责,肩扛家庭重担十余载的熊小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与亲情的真谛……一个个凡人善举和平民英雄被发掘出来、培育起来、宣传开来,传递着人间真情大爱,引领文明道德新风。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精神坐标——
出台《广安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纳入法治轨道。广安全民国防教育中心建成投用,宣讲《国防思政课》600余场、受众达20余万人次。参加全省首届“爱我国防”宣讲大赛,参赛选手和奖牌数居全省第1。举办“故里春天·幸福思源”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大赛,我市特色宣教活动多次获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解放军报等官媒点赞。协助筹办全省第三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成果发布会,策划开展话剧展演、主题宣传、专题课程,助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崇廉尚洁浓厚氛围。
公民道德建设培塑时代新人——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擦亮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习语润心”品牌,《“习语润心”: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探索》入选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100个基层思政工作优秀案例。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先进典型30名,4人荣登“四川好人榜”、1人提名“中国好人”,1人获评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承办“我们的节日·端午”四川省主题文化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广场音乐诗会。
城乡文明共生擦亮幸福底色——
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行动,打造“春天的故事”“榜样力量”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交专线10条,将“文明实践移动阵地”延伸至基层末端。积极融入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联动重庆毗邻区县举办品牌推广活动,发布IP形象、打造“渝广同兴”文明圈品牌,共同培育理论宣讲、文艺文化子品牌10个,助推川渝文明实践同圈共建齐发展。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五大专项行动,开展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文明婚俗等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以常态长效的城市文明和乡风文明涵养发展新气象。
一处处口袋公园精致如画,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座座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放眼广安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站在新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更好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贡献广安力量。(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