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名武胜残疾运动员备战省残运会

发布日期:2025-07-26 09:09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四川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将于明年6月至8月在广安、自贡、宜宾三地开赛。为在赛事中展现最佳状态,武胜县选拔出51名残疾运动员,于7月7日开启为期20天的集中训练,他们将向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皮划艇赛艇、盲人柔道、游泳等多个项目奖项发起进攻。

在这支备战队伍里,田径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共有30余名队员。他们有的视力模糊,需在教练引导下感知跑道方位;有的听力受损,只能通过教练的手势指令调整动作;有的因脑瘫、肢体残疾等,每一次摆臂、蹬地都要克服身体的限制。这些困难,正是教练团队要帮助他们逐一突破的关卡。

“肢体残疾的运动员,有的截了肢,他们跑步时假肢与肢体的摩擦常会导致出血,身体的残缺还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脑部受损的运动员刚来时走路都是‘之’字形的,我们要在跑道上练习他们的肢体协调性。”备战队伍教练张红梅说。

即便面临重重困难,训练场上的他们仍没有退缩。7月22日,记者在武胜中学集中训练点看到,备战运动员正在练习短跑——起跑、加速、冲刺,动作一气呵成,步伐坚定有力,汗水湿透了衣衫。从起跑时踉跄到逐渐稳健,从动作变形到日趋标准,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坚持。

“我爸妈从小就教导我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参加残疾人运动会让我领悟到,残疾人与普通人除了身体上有所区别,其他没有不同。只要我们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定能取得成功。”运动员范雪莲坚定地说。

“和大家一起训练让我充满力量,能更有毅力坚持练习,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运动员谭红成话语中满是期待。

张红梅介绍,队员们在训练中展现出的毅力远超常人。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练习;那些日渐标准的姿态里,藏着与身体本能的反复较劲。

“我们队伍中有两个脑瘫的孩子,平时走路都比较困难。但在练习规定动作时,他们特别刻苦,尽力完成我们教的每一个动作。”张红梅说。

目前,该县备战队员均已进入系统训练阶段。除田径队外,羽毛球、乒乓球等其他项目的队员也在加紧训练。

武胜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杨静介绍:“本次集训过后,我们会选拔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到市上继续参加集训。此次训练为运动员提供了免费的食宿,日常训练中也准备了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我们会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武胜融媒 贺小芹 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