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胜县飞龙小学与民族小学近460名师生走进沿口古镇,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研学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写生取景、体验非遗、探访古迹等方式,感知家乡文化魅力,助力古镇文化传播。
在临江栈道的写生区,100余名学生架起画板,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捕捉着吊脚楼的飞檐与江面水雾的层次。在关庙非遗体验区内,孩子们在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带领下,巧手裁剪,将古镇的“五街八巷十六景”复刻于红纸之上。一旁的中医工坊里,药香弥漫,学生们辨识川芎、杜仲等药材,并亲手制作中药香囊,领略传统医学的智慧。而在“飞跃嘉陵”体验区,学生们通过数字技术“翱翔”于嘉陵江上空,从全新视角俯瞰古镇全貌与码头遗迹,直观感受其独特的空间格局与山水脉络。
研学路线串联起古镇核心文化节点:在关庙聆听“袍哥文化调解纠纷”的典故,在嘉陵江码头了解“宋代屯兵点到商贸枢纽”的变迁……
“研学不仅是校外活动,更是打通教育链、文化链与旅游链的关键纽带。”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安市公司拓展部负责人刘力宇表示,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乡土认知,同时通过青少年群体的主动传播,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古镇文化的知晓度。
接下来,武胜县将以古镇古塞文化连片区域入选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基地+学校+古镇”的研学合作机制。计划开发“宝箴塞研学周”“嘉陵江文化溯源”等特色课程,让更多青少年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者与文旅发展的参与者,为县域文旅经济注入持久活力。(武胜融媒 任禹舟 段宇航 记者 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