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溪镇持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守住古镇千年文脉

发布日期:2025-10-15 08:49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肖溪镇名列其中。该镇究竟缘何获此殊荣?

10月8日,古镇入口处,肖溪镇党委书记陈永嘉介绍,该镇位于广安区、前锋区、达州市渠县交界处,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此次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对该镇多年来坚持不懈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

肖溪镇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是古巴蜀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贸集镇。同时,古镇以“旱船”式建筑布局和特色风雨廊檐闻名遐迩。

古镇的民居区,距离渠江水码头不远,其中悠长的青石板街道是著名的巴渝古道。“自肖溪有了水运码头,就有了这条古道,它是历史上大巴山区至重庆的咽喉要道。”肖溪镇工作人员梁诗介绍。

古镇民居以明清穿斗结构为主,是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这里的民居保存完好,很多老住户还生活在这里。”记者跟随梁诗来到居民邓里程的家中参观。

“我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这些房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邓里程说,像他这样的居民,肖溪镇还有60多户、130余人。

在肖溪镇,有这样一句民谣:“落雨赶肖溪,买卖不湿衣;热天赶肖溪,清凉如家里。”“多年前,古镇旁边的渠江江面上随处可见过往船只,过路的人总会到我们古镇上找驿站歇脚,一住就是几个晚上,还和我们进行商品买卖,镇上瓜果蔬菜、日用百货应有尽有,可热闹了。”邓里程说。

随着时代变迁,赶场的热闹场景已逐渐消散,人们买卖物品都集中到了镇上农贸市场。但在邓里程看来,古镇“热闹”虽不如以往,但是每年3月初,镇里举办的油菜花季,却让他感受到了肖溪镇热闹的样子。

今年油菜花季,肖溪镇共接待游客85万余人次,带动当地居民户均增收1万元。

青石板路,木构廊檐,川东民居映入眼帘,老街中的住户邻里关系和谐。“这些民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活化石’。”肖溪镇工作人员邓利平介绍。

离开古镇,记者驱车前往位于该镇冲相村的冲相寺。“寺庙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于隋唐时期,历史悠久。”在冲相村,该村党总支书记许波介绍。

沿着崎岖山路攀登,到达寺后的“定光岩”,只见摩崖造像星罗棋布,有400余尊造像、30余幅题刻。部分佛像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唯有顶端一尊佛像保存完好。

“这是一尊定光佛。高4米,龛窟高5米、宽4.3米、深1.5米,当地人都把这尊佛像称为‘太阳菩萨’。”许波说,为保护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区上相关部门、肖溪镇人民政府聘请专业机构划定了保护区范围,并提出三级保护方案,确保每处古迹都得到妥善保护。冲相寺摩崖造像作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岁月痕迹。

近年来,肖溪镇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一方面,成立了专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保护措施,还建立了建筑基础信息档案,对文物实行全覆盖挂牌建档管理。

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古迹保护论坛等,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肖溪镇的历史文化。

“为保障保护工作顺利开展,镇里每年都会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不仅用于文物的修复和维护,还用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让本地居民更愿意留在古镇生活。”陈永嘉说。

对于肖溪镇的未来,陈永嘉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入选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单,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人走进肖溪、了解肖溪、爱上肖溪。”(广安区融媒 张雅棋)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