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业环境污染监管的建议》(第227号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餐饮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与重视!提案中精准指出了当前餐饮业环境污染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对于推动我市餐饮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局作为全市餐饮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商务工作职责,现就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源头引导和规划布局。积极配合市住建、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在商业网点规划和城市更新改造中,充分考虑餐饮环保要求。推动在新建或改造餐饮聚集区域(如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美食区等)优先布局具备独立专用烟道和隔油排污设施的场所。推动各县(市区)探索在城镇特定区域设置相对集中、环保设施完善的特色餐饮街(区),引导分散型、污染治理难的业态向合规场所集聚。同时,加强审批协同。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办理餐饮企业登记注册时,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告知经营者必须依法落实环保责任(如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油水分离器等)。鼓励前置咨询,引导经营者选择符合环保条件的经营场所,避免因选址不当造成后续环境污染纠纷和整改难度大的问题。推广市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在餐饮项目立项、环评阶段的早期介入服务。
二、推动绿色经营,提升行业环保水平。积极发挥行业引导作用,会同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宣传推广高效、环保的油烟净化、油水分离设备和技术,筛选并向行业推荐符合国家最新环保标准、运行稳定、维护便捷的设备名录。在涉及餐饮行业创建评定活动中,将“安装并有效使用经认证的油烟净化设施”、“规范使用油水分离器”等作为重要评分项,树立环保标杆企业。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的绿色餐饮企业认定。探索联合金融机构或争取政策支持,对餐饮企业改造升级高效节能环保设备提供融资便利或引导性补贴,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同时,积极配合市住建等部门引导餐饮单位推行“光盘行动”,优化菜单设计减少食材浪费,从源头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宣传、倡导并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与持有合法资质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完善规范的餐厨垃圾收运记录台账,确保餐厨垃圾去向明确、处理合规。
三、配合专项整治,强化部门联动。在市食安委、环委会等机制框架下,积极配合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定期开展的餐饮油烟、污水排放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配合执法部门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对反复出现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在行业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积极探索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了解餐饮企业环保处罚信息,并将其作为考量企业信用状况和享受商务领域政策扶持的重要参考。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氛围。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行业协会平台、企业培训等多种渠道,持续向全市餐饮企业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安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餐饮油烟、污水排放的地方标准,明确告知经营主体的环保责任和义务,提高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培训、行业会议等重大活动中邀请环保表现优秀的餐饮企业分享经验,推广环保设施规范安装、使用和维护的最佳实践操作指南(SOP)。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的环保知识普及和操作技能培训。
五、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支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在城市建成区的大型餐饮企业、机关食堂、重点投诉对象等逐步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探索将在线监控数据作为判断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状态的手段之一。指导市餐饮行业协会将环保自律纳入行规行约,鼓励协会组织环保技术咨询、设施团购、维护保养等服务,提升行业整体环保治理能力和效率,开展行业诚信自律。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深化餐饮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以“制度革新、技术赋能、痛点清零”为核心,紧扣小散餐饮监管盲区、流动污染源顽疾、企业改造成本高等结构性难题,实施五大专项工程,全力推动治理模式从“碎片化整改”向“系统化防控”转型。一是制度体系强化工程。探索出台广安市餐饮业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商务、生态、城管等部门职责分工及罚则,破解“职责边界模糊、执法依据不足”问题。全域推广“红黑榜”“三色标”“责任书”等制度,将环保合规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对“红标”企业限制参与政府采购。二是技术升级攻坚工程。用好中省政策,支持老旧设备更新改造,确保油烟净化普及。强化餐饮油烟监管,建设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系统,采用“人防+技防”的方式,实时监控油烟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置超标排放。三是难点痛点清零工程。通过划定夜间经济经营区(如广安区思源广场),强制配备净化设备,加装隔声屏(22:00后禁用室外音响设备)等方式,解决流动摊贩规范化管理、化学物质管控、噪声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存在问题。联动生态环境等部门,开通24小时举报专线。四是能力提升筑基工程。联动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将环保法规基础、设备操作规范、低成本治污方案等纳入餐饮行业培训课程,补齐“企业意识弱”短板。在“广安味道”等餐饮行业评定中,提升环保分值占比。五是创新示范引领工程。鼓励商业综合体示范打造“油烟—噪声—垃圾”一体化智能监管,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环保贷”,对环保达标企业给予利率优惠。
尊敬的陈桂华委员,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餐饮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宝贵建议!餐饮业环境污染监管涉及多部门职责,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商务局将持续立足行业管理职能,积极配合相关执法监管部门,着力在规划引导、标准推广、技术支撑、宣传培训和诚信建设上下功夫,协同推进我市餐饮业环保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恳请您继续监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广安市商务局
2025年8月22日
(联系人:韩承家;联系电话:1388265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