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军在工作中。
8月2日午后,武胜县沿口镇镇长何建军检查完沿口镇部分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后,便匆匆赶回镇政府。当天,武胜县最高气温已达到40摄氏度,他淡蓝色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湿,脸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何建军今年44岁,在担任沿口镇镇长前,他曾是沿口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主要负责党建工作。今年6月,在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回想起获得这一殊荣时的心情,何建军仍感到十分激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获得这一荣誉,我感到很振奋,这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认可和鼓励。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
加强组织建设
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何镇长,最近有没有时间?今年的党课你还没到我们社区上哦!”8月2日,何建军在食堂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刚准备修改党课所使用的课件,便接到沿口镇印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冬梅“催促”他到印山社区讲党课的电话。
为干部群众讲党课,是何建军自2016年来到沿口镇工作后,养成的一种习惯。到时间没去上课,“催问”的电话马上就会打到他的手机上。
今年,由于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何建军讲党课的时间有所减少。于是,他利用休息时间将课件做好,然后发给各个村(社区)干部群众,让他们“自习”,成了何建军讲党课的新方式。
打开何建军所制作的课件,其中着墨最多的便是城乡基层治理、提升村(社区)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内容。采访中,提升村(社区)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更是被何建军反复提起。
“村(社区)的基层干部以及党员,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主要宣传者和执行者,不将他们的能力素质提起来,工作一定无法开展好。”何建军说,特别是沿口镇作为县城所在地,常住人口达到20余万,这对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实也是如此。武胜老国税院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一个老旧小区,现有住户80余户,共300余人,其中党员27人。由于该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加上年代久远,各项硬件设施破损缺失严重,在2019年以前,这是一个让80余户业主无不怨声载道的“糟心小区”。
“该小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物业管理,许多工作无人去做,同时党员发挥作用不充分、居民参与度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何建军提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即“333”治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小区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建强党员、楼栋长、志愿者三支队伍,搭建党群议事、矛盾调解、志愿服务三大平台,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小区面貌、居民思想三项整治。并通过为小区党员讲党课,动员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小区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改造后的小区不仅环境好了,经过科学规划过的小区停车位还能对外停车,小区居民再也不会为了争停车位发生争吵。”老国税院小区业主赵玉秀说。
社区阵地亲民化
让办事群众“宾至如归”
“现在社区变化大哦,除了来办事,没事还可以过来坐一坐和朋友聊聊天、喝喝茶,不像以前办完事就匆匆忙忙地走了。”说起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沿口镇嘉陵社区居民赵青赞不绝口。
在嘉陵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曾经冰冷的柜台、凳子变成了舒适的小桌、沙发,墙壁上张贴的是各种社区活动风采展示照片和装饰画。很难想象,这里也曾有过“高柜台、小窗口、办事排队满楼走”的景象。
2020年,沿口镇开始实施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工作。在何建军的带领下,沿口镇嘉陵、河东、印山、城南、建设北路、迎宾等6个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被打造成为一个个温馨舒适、深受居民喜爱的“大家庭”。
“亲民化改造就是要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机关化,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文化品位,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办事群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何建军介绍说,改造后的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不但改变了往日固有的行政化、办公化布局,更是在功能配置更完备、环境氛围更温馨上下足功夫,“在党群服务活动中心配备了咖啡室、社区书吧,让每位办事群众都有一种‘家’的感觉。”
“今年,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还将继续推进,目前已有4个社区正在制定改造方案。”何建军说,虽然现在工作岗位改变了,但为民奉献的情怀不会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将继续用心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带领群众积极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武胜记者站 肖雪 广安日报记者 黄钟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