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广安市商务局职能简介
1.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国内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和规范性文件;拟订全市商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参与拟订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草案、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改革方案。
2.承担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中组织实施的协调职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3.研究提出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编制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
4.拟订规范市场运行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措施,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5.承担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按分工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
6.拟订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指导对外贸易行业执行国家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技术目录;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
7.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工作。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牵头负责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工作,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
8.承担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的责任。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指导协调国外对本市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工作,指导协调市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工作。
9.负责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拟订并执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依法监督管理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出境就业等;承担境外投资管理的责任;牵头负责外派劳务和赴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组织管理本市承担的国家对外援助任务;管理多边、双边对本市的无偿援助和赠款(不含财政合作项目下外国政府对本市的赠款)。
10.牵头负责全市会展业促进与管理工作,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会展活动。
1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电子商务、口岸管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组织拟订全市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全市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口岸管理工作,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电商物流重大项目建设;拟订推动企业信息化、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和评价体系;负责电子商务和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负责广安市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安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12.规划全市商务系统电子政务、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
13.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14.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全市商务工作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聚力成势、提质增效的工作取向,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商务指标合理增速,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在“四大战略”实施中当先锋,在“三区联动”等重点工作中打头阵,为“五提升、五示范”目标实现多做贡献,为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奉献商务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按照“预期目标稳中有进、高于全省,工作目标加压奋进、挑起摸高,全省排位中上水平”的原则,2022年全市商务主要指标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力争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力争增长9%,外贸进出口增长20%以上,总额力争达到30亿元,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0户。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外贸进口年行动,加快提升外贸进出口质量。重点推动弘融科技等企业开展设备进口业务,鼓励邦斯达冷链物流公司等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口水果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特色产品,推动承平港务公司等用好公用型保税仓进口红酒,指导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引进加工贸易企业、知名跨境电商品牌企业扩大进口,推进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等销售的国外产品通过本地进口。积极引进物流和货代企业,探索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探索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加工贸易等外贸业态,加快发展新型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稳定RCEP国家进出口业务,推动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品向欧美国家出口,推动汽车摩配、轻纺服装向非洲国家拓展市场。组团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推动输变电企业“走出去”提供工程服务,推动更多的广安企业和人员走出国门,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生产型企业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人财物支持;举办RCEP专题培训,深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搭建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对重点企业逐一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加快与重庆物流机构和企业的交流,用好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健全广安市对外贸易创新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优化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协调解决外贸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二是开展“千企万品”促销和“广货走四方”行动,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圈区域消费中心。常态化举办餐饮、汽车、家电、家具等消费促进活动,提振大宗消费。举办龙安柚旅游文化节、电商节、啤酒节、火锅节等重点节会活动、促进餐饮住宿业发展。丰富节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新场景,升级城市消费。主动参加西博会、西洽会等重大展会,常态化开展“广货走四方”活动,推动广安造产品进渝入蓉。
优化城市商圈建设,引入剧场、脱口秀、剧本杀、盲盒、潮玩等商业新物种,打造广安山水文化展示场景。支持引进星巴克等名店、首店,搭建广安特色产品馆。支持本土连锁企业做大做强,到广安市以外开设网点。做大本土电商平台,建立不谢幕的线上线下展会。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社区商业发展。推动召开全市消费促进大会,在全市营造更好促消费的浓厚氛围。动员电商企业、移动营运商、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举办促消费系列活动,真正为消费者让利。加强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加强市场监测,做好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和生猪等重要产品储备工作。
三是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加快完善城乡商业体系。引导国际商业中心、中天国际、金瑞国际等主城区已有商业综合体错位发展,充分利用空置商业设施。以加德天街、吾悦广场为主体,推动融合发展,打造商旅文一体的城市新IP。以文庙为中心,培育和发展服务业新业态,联动新老城区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枣山生活性物流集聚区、前锋生产性物流集聚区、协兴文旅集聚区建设。加快主城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宗商品专业市场、城市商业综合体改造提质。加快国省电商进农村试点项目的实施,尽快完成市级县域商业试点项目。有序建立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台账、提档升级乡镇商贸中心和村级便利店、提升农产品上行能力、探索建立市级商务数字化平台,积极争取国省县域商业体系试点。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快递。全面摸排全市物流运输量,推动开通现有火车货站。积极推进华蓥高兴货场投入运营,推动枣山、前锋物流园区项目加快建设。常态化运行广安港—重庆港水运,探索开行广安至东南亚国家的跨境公路货运专线,支持企业联合发展多式联运。建设用好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鼓励连锁企业向乡镇拓展,利用自身物流优势,打造本地连锁商超。
四是开展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发展现状,大力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在服务业各行业领域分别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推动符合条件企业纳规入统,支持有潜力的在库企业转型提质,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市场主体。引导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培育行业小巨人。扶持现有商协会有序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建立商协会,切实发挥商协会在行业发展和规范管理中的作用。推动全市55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特别是商务领域13个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全年实际投资超过10亿元。推动广安区、邻水县两个省级服务业强县更好发挥作用,支持各地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新打造1—2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和商业步行街,积极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街。加快广安区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城市。引导服务业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广安服务”知名品牌。探索推动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促进服务业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网络。推动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进服务业内部领域交叉渗透和资源整合。完善服务业统计、考评等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业重点领域统计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机制。
五是着力强基固本,不断强化商务治理能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防范化解商务领域风险,筑牢商务发展屏障。扎实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维持市场繁荣稳定。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保供。加强汽车、报废车、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干洗、限塑、再生资源等重点行业的环保监管,规范二手车交易。扎实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广安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破除思维定势和盆地意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探索跨省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探索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新模式。积极承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放的商务领域12件省级管理事项,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商务领域改革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四史”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扎实展干部执行力建设专项行动、干部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动接受各类监督,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抓好以下几件具体工作:一是确保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五一建成运营,打造新的城市IP;二是推动省商务厅与广安市政府合作协议尽快签署,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圈区域消费中心;三是尽快建成运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促进更多的外贸数据回流;四是举办“广货走四方·渝见广货”活动,推动更多的广安特色产品进入重庆都市圈;五是改造提升5个以上星级农贸市场,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成势见效;六是在广安召开全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一批供应链企业到广安投资;七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挂牌运行,积极推进和挖掘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工作经验;八是推动商务部统筹支持协兴镇、浓溪镇、大安乡、龙安乡乡村振兴,为小平诞辰120周年展示商务贡献。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情况
广安市商务局一级预算单位1个。
广安市商务局内设6个科室和2个直属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办公室、外经贸科、服务业科、市场体系建设科、市场运行调节科、电商物流科,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及博览事务服务中心。
三、收支预算情况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市商务局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47.2万元。2022年收支总预算447.2万元,较2021年收支总预算减少145.86万元,主要原因是结转收入减少。
(一)收入预算情况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收入预算447.2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二)支出预算情况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支出预算44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7.2万元,占89%;项目支出50万元,占11%。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447.2万元,较2021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减少145.86万元。主要原因是结转收入减少。
收入包括: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17.2万,上年结转0万元;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4.6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57万元。
五、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447.2万元,较2021年预算数增加44.15万元,增加10.9%。主要商贸发展工作经费支出增加3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支出结构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7.2万元,占8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4万元,占7.6%;卫生健康支出18.57万元,占4.1%。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商贸事务(款)行政运行(项):2022年预算数为394.69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差旅费、维修费、车辆运行维护费等。
2.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2022年预算数为33.94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养老保险支出。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2022年预算数为18.57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医疗保险支出。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397.2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65.56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医疗保险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其他社会保障缴费等。
公用经费131.65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其他交通费用等。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经费0.01万元。主要包括:独生子女奖励金。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1.32万元。比2021年增加0.77万元,增加7.7%,主要是增加我局有商务接待。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7.6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7万元。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与2021年持平。
(二)公务接待费7.62万元,较2021年预算数增加0.77,主要是增加商务接待。
(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7万元,较2021年预算数持平,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油、过路(桥)、维修、保险等费用支出,保障市商务局日常公务活动正常开展。单位现有公务用车1辆。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广安市商务局2022年没有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说明
广安市商务局2023年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2年,广安市商务局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31.65万元,较2021年预算增加1.82万元,增加1.4%,主要是新增党建工作经费。
(二)政府采购情况。
2022年,广安市商务局安排政府采购预算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1年底,广安市商务局共有公务用车1辆。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机关项目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设有1个绩效项目,为“商贸发展工作经费”,预算安排资金50万元。
十一、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市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3.一般公共服务(类)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指办公室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
4.一般公共服务(类)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指办公室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开展财政综合业务、预决算编审等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专门性财政管理工作的项目支出。
5.基本支出:指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6.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7.“三公”经费:纳入部门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8.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一般设备购置费等费用开支。
附件1:部门预算公开表
表1.部门收支总表
表1-1.部门收入总表
表1-2.部门支出总表
表2.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表2-1.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政府经济分类科目)
表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表3-1.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表3-2.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
表3-3.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表4.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4-1.政府性基金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
表6.2022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附件2: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广安市商务局
202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