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华蓥雄山,作为川东广安的“第一山”,见证了这片热土的发展变迁,也始终滋养着这一方人。
革命年代里,她是庇佑英雄儿女的革命根据地,山谷间依旧回荡着抗争的呐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她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富矿,无私地用煤炭、玄武岩等资源哺育着经济事业;步入新时期,她以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红色人文底蕴,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在喧嚣中守护着一份恬静。
如何在新时期守护好、利用好600里华蓥雄山,让其在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效用?
一场以山为媒、融入“双圈”,推动新一轮华蓥山旅游开发的火热实践,已经在山间徐徐展开。
先期探索
基础设施投入激活景区潜力
一条条蜿蜒的盘山公路,如同丝带般环绕在华蓥山间,串联起各个景点。这些新旧不一但始终不断延伸的公路,是广安接续开发华蓥山的有力缩影。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华蓥山周边4个县(市、区)先后建成盘山公路60余公里。2008年12月3日,华蓥山旅游区新修建的7公里旅游观光公路竣工。2017年,华蓥市投资500余万元,修通了到宝鼎山顶的最后2.4公里水泥路。
依靠着这些观光旅游公路,以及越来越多的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华蓥山上游”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正因如此,2000年前后,华蓥山旅游开发步入了快车道。
这一时期,石林、天池、宝鼎、大峡谷等景区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并快速对外开放,得到众多游客好评。数据显示,2005年,华蓥山接待国内游客1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00万元。
虽然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旅游经济效益并未与游客人数同步增长。
据张钊、王文勇编写的《四川华蓥山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一文显示,游客在华蓥山旅游花费结构中,主要是交通花费,占游客花费总额的34.54%,其次是住宿花费占21.28%,再次是景区游览方面的花费占17.57%,其他方面花费的比例均较少,尤其是娱乐及购物方面的花费较低。
据统计,到华蓥山旅游的游客,平均滞留时间为1—2天,平均消费60—150元/人,可见,优质的旅游资源与其创造的价值有较大反差,这不利于充分发挥旅游作为一个综合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究其原因,这一时期的华蓥山旅游总体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缺乏更多旅游场景和人文底蕴挖掘,对游客吸引力依旧不足。
品质提升
多举措满足更多旅游场景供给
华蓥山是一座风景名山,石林天娇、佛洞天瀑、华蓥天池、宝鼎天佛、御林天河并称“华蓥五绝,天地盛景”。华蓥天下雄与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贡嘎天下俊并称“四川五岳”。
让优秀旅游目的地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广安结合旅游新需求,充分发掘旅游潜力,加大旅游项目招引力度,倾力打造更多优质旅游场景。
依托华蓥山,周边县(市、区)想尽办法做足“山”文章。
在华蓥山四方山段,欢喜坪国际旅游度假区拔地而起。摩天轮、悬崖秋千、丛林穿梭等大型游乐设施、项目鳞次栉比,独栋树屋和现代、日式等不同风格的民宿以及户外露营基地,更好满足现代化旅游需求。
度假区规划占地面积1万余亩(含大竹县境内部分),充分利用现有地形落差和生态环境,建设川渝陕都市休闲人群自驾游、康养度假以及山地运动为主题的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现景区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华蓥市则将拓展旅游增量的切入点聚焦在文化挖掘上。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该市近年来相继建成华蓥山红岩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华蓥山起义纪念馆、红岩·华蓥烽火警示教育基地、上川东地工委禄市特支、华蓥山起义女战士展陈、三红党建馆等多处红色节点,打造红岩文化研学线路。通过情景教学、现场参观、实地体验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发“红岩故事汇”“红岩祭英烈”等系列课程,在不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岩基因的同时,拓展旅游场景供给。
同时,四川省现代艺术刻字创作培训基地、华蓥山文学院等省级文艺基地以及省级非遗体验基地——华蓥山滑竿抬幺妹体验基地相继落户旅游景区,极大丰富了旅游业态。
此外,广安为扎实做好华蓥山这篇大文章,在相关景区打造、旅游品质提升、红色文化浸润等方面频频发力。
华蓥山黑龙峡旅游景区等一批景区相继建立,长七间等一批特色山居民宿聚落逐渐形成,推动华蓥山旅游开发迈入新台阶,“华蓥山上游”成为高频旅游热词。
2022年,华蓥接待游客61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6亿元。今年1至5月,预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
从“游”到“居”
康养旅游开启活力新场景
2022年,广安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对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的形象定位,激励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把华蓥山打造成为川渝地区生态康养旅游名山、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掀起了新一轮华蓥山旅游开发热潮。
推进新一轮华蓥山旅游开发,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
新一轮华蓥山旅游开发,新在理念。从“华蓥山上游”到“华蓥山上居”,一字之差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更深层次迭代。
与传统旅游形态相比,康养旅游具有停留时间长、旅游节奏慢、消费能力强、重游率高、强身健体等特点,实现了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到满足体验地方文化、融入当地生活、追求健康养生、开阔视野等需求的升级转变。在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迭代的当下,具有时间跨度更长、空间维度更纵深特点的康养旅居应运而生,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更高层次区域协作契机以及广安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华蓥山旅游走向更高层级、打造都市圈热门旅游目的地创造了重要机遇。
基于此,太阳坪国际康养社区等一批精品民宿组团项目相继启动,其中,石林段重点以高端客群需求为主打造精品民宿,四方山段重点以中高端客群需求为主建设民宿。
“华蓥山上居”不止于新增居住场景,而是力求实现现代旅游居住业态与自然文化的有机融合,以此高效实现生态人文资源价值转化。
在推进“华蓥山上居”行动中,我市高标准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石林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正抓紧进行,从规划层面把控华蓥山旅游发展,同步启动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提质项目、电力、燃气、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并加大引资引才力度,对外招引高端民宿品牌入驻,引进知名设计团队、运营企业参与运营,进一步擦亮“华蓥山上居”金字招牌。
“居”是高质量的游、是游的更高级,是文旅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实际行动,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当前,广安正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和创的勇气,以超常之举、超常之为强指导、优环境、聚要素,大力开展华蓥山旅游开发建设工作,千方百计把华蓥山文旅资源开发好,凝心聚力把“华蓥山上居”招牌塑造好,瞄准将华蓥山打造为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地区文旅发展新亮点而不懈奋斗。
一场文旅奇迹,在华蓥山上正在发生。(广安日报记者 杜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