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桑枝巧加工 废料变成宝

发布日期:2023-11-15 09:05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11月13日,在位于飞龙镇的四川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芝皇菌业)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隆隆作响,叉车来回穿梭转运,一袋袋成品堆垛整齐码放。“这就是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每天产量150吨左右。”芝皇菌业董事长李俊峰说。

可以代替煤的燃料,环保高效、应用广泛……谈起生物质颗粒,李俊峰滔滔不绝。它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呢?据李俊峰介绍,这种新型燃料是以木质边角料、锯末、树皮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粉碎、挤压、冷却、包装等工艺,最后制成粉笔粗细的环保燃料。“简单地说,一切木材都可以用作原料。”李俊峰说。

芝皇菌业生产生物质颗粒的原料,大部分来自于桑枝条。“这主要源于武胜发展蚕桑产业,每年有桑枝条约4万吨。”李俊峰介绍,公司以每吨300元的价格收购桑枝,其中2万吨用于生产食用菌棒,另外2万吨生产生物质颗粒。

此外,把桑枝“变废为宝”,芝皇菌业还在菌棒回收上下功夫。“以前是叶养蚕、枝生菌、渣作肥、肥育桑,现在还把废弃菌棒作为生物质颗粒的生产原料。”

2万吨桑枝加上回收的废弃菌棒,让该公司生产原料源源不断。“项目工序也不复杂,通俗来讲就是将原料粉碎、压缩成型即可。”李俊峰说,该项目不仅环保、实现生物循环,还延伸了武胜蚕桑产业链。

“预计年产量8000万吨,主要销往湖北、重庆等地。”李俊峰说,家庭取暖、生物质发电、中药材烘干等是主要用途,而现在火出圈的围炉煮茶,也是使用的这种燃料。(武胜融媒 夏俊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